第111章(5 / 6)
左侍郎已经是尽量轻描淡写了,事实上,在边塞的几支军队,一半儿是李衾的嫡系,资历深厚,但另一派是李持酒的人,属于后来居上的,本来两派之间虽偶有龃龉,但因同属于启军,自还相安无事。
直到李持酒登基之后,又加上传出李衾的种种谋反言论,两派之间自然产生了嫌隙,隔三岔五且还有些小冲突发生。
这次狄人进犯,营门关李衾的人本是经验丰富的,早察觉了风吹草动,便派人通知相城,不料相城那些人因为才跟他们打过架,又加上自信狄人已经给打的不敢露头,所以并没有认真戒防。
营门关的人见他们这般傲慢,自然负气不再理会。
于是才酿成了相城陷落之耻辱。
如今李衾才带兵返京,本来传言已经够多了,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另生波折,所以兵部侍郎不敢将详细情形告知李持酒。
谁知李持酒别的方面儿一般,在打仗方面却非常内行,一听就察觉不对:“我在那里的时候就知道,当初李尚书定下的规矩,边塞数城是守望相助的,一旦有变就发狼烟,报信号,偌大的一座城怎么会轻而易举给人得了去,难道其他城里的人都是死了的?还是故意的不作为?”
左侍郎见瞒不住,忙向着魏中书打眼色求救。
魏中书道:“皇上息怒,恐怕是那些人大意了,为今之计只赶紧想法子亡羊补牢。”
“什么亡羊补牢,丢了就是丢了,给人踹到脸上我可不知怎么补。”李持酒恼怒之极。打仗方面他向来最为争强,如今竟吃了憋,还是自己的那一派人……他如何受得了。
“呃,”魏中书迟疑了会儿,道:“皇上,老臣有一个法子,不知当不当讲。”
“什么法子?快说!”
魏中书道:“如今李尚书才带兵而回,尚未抵京,当初威慑狄人的那一场大战就是李尚书指挥的,狄人见了他便天然的害怕,如今危难之时,若顺势调李大人过去,老臣觉着或许是对症下药,也会比调别人过去更快奏效。”
“让李衾去?”李持酒沉吟。
正在此刻,有小太监过来:“皇上,太后娘娘有一句话。”
李持酒闻言,便先往内走去,谁知才到内殿,就给高公公迎着,高太监看看外头,小声说:“皇上,魏中书的意见可行。”
“怎么说?”李持酒问。
高太监道:“之前常有李大人有不臣之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