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贵妃在民国(3 / 5)
报之后,听说众人相劝,又和好了,这没几日的事,又见报了。”
顾君书还是个半大少年,对这些婚嫁之事没有感觉。
不过今年,各地运动横生,上海掀起了一番离婚热潮,他继续又读了两则结婚启示,再往后便是热论了:“糟糠之妻,何日解放……论男女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夫离婚后几近自杀,生计是根本问题……”
徐迦宁看得津津有味,近日以来,报纸上出现了一批不同的声音,反对离婚和支持离婚的打起嘴仗来,支持者大义凛然,搞起女子运动,举旗呐喊,渴望认同女权。反对者举例说明,诸多被离婚的女子毫无依靠,如若浮萍,无处可去。
近日名媛才子离婚的多,村野民妇离婚的也多。
徐迦宁认识些字了,看了下面有两篇写离婚之后悲惨生活的,不由摇了摇头。
时代不同了,怎的都闹运动了,思想觉悟还不能放得更长远点呢!
就是古代被休,也不可能无缘无故被休,而且丈夫还要保证妻子衣食无忧,不然不可休妻,如今讲究什么新时代,既要离婚,当然是讨够颜面和钱财,保证后路再离婚才是。
例如她哥哥,她这个世界的哥哥前几日来了,见了她面就问她,要不要登报离婚。
徐迦宁当时只是笑了笑,原主喜欢顾家大少,父兄可给了顾家几百银元,说是借,可成了一家人,借条都没打,一点甜头没吃到,光是吃亏了,这时候离婚,她不。
顾君书读完了报纸,平时都不停留,打了招呼就走,今日站了一站,似有话说。
徐迦宁吃穿用度都十分讲究,此时端了茶碗,正闻茶香。
他见她自在惬意,不愿多管闲事,转身走了。
徐迦宁喝了点茶,自己细心默了会书和报纸,天就黑了,现在是夏时,黑天晚些,她一见光线暗下来了,起身走了墙边去,摸到灯线一拉,屋里电灯亮了,柔和的灯光就在头顶,这时才觉得有些意思。
从怀中摸出怀表来,她伸手一按,表盖啪嗒弹开了,露出里面美丽的繁星夜空。
表针指着七点四十五,比昨日晚了些,徐迦宁轻抚着表面露出笑意来,可有些孩子气了。
她早晚两次梳头整仪,特别对些表啊,电啊,感兴趣,这时代乐子还很多的,平时这个时候就要去看连环画去了,堂口开着窗户,小丫头正要上前问她,今日还要不要看书,外面突然响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