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4)(4 / 24)
个家,老三一家在城里头这般拼,我们哪能拖后腿,是该买个房子,不然这东搬西迁,不安稳。再说了,城里的铺子值钱,摆着过个几年也能涨钱。”
沈二附和道:“对,爹,我们听你的。”
沈全还有些不敢相信,竟然就要买房了!虽然就是这么个铺子带几间屋子,还不是属于他的,可也算是在城里安家了,不用怕房主涨租、赶人。
沈老头拍板:“阿全,你回去问一问房东,可否卖给我们,我上回打听过了,那条街的铺子大一点的八十两左右,你们这铺子不大,五六十两差不多,若房东狮子大开口,咱便换一家。”
沈全忙点头:“行,我回去马上就问。”
他喜得藏不住,大伯母二伯母也都安了心,有公爹这句话,他们这日子更有奔头了,最好当然就是家家户户都能分一套城里的铺子,子孙后代都能做个城里人。
如此一来,当真是皆大欢喜,沈大沈二也都想多找几个营生赞赞钱,不是给自己这一房攒,是给家里头攒!
又割了些新鲜菜,家里头如今的时令菜都是送城里去的,看着赚这么多钱回来,他们吃不吃都无所谓,今年腌菜也做了不少,冬天就没得菜了,都得提前多腌一点。
沈大送他们一道去,毕竟小叔子和嫂子,还是得避嫌,沈大送他们一道过去,不落人口舌,顺道去看看许久未见的儿子。
大郎看到爹娘,也是高兴坏了,半大的小子心智还没长成,初出家门虽是跟着叔婶,也没得亲爹娘好。
儿行母担忧,大伯母如今这般乐意,一是为了钱,二是为了儿,翘着大郎似是又长高了几分,还长肉了,便知道他这些日子吃得可不差。
沈大时不时进城送菜,没得大伯母这般惦念。
大郎和他们显摆起他认得字,沈大和大伯母张氏欣慰,觉得三弟当真是用心在教大郎,还教他识字了。
“大郎每天都跟着我识字,等字认得差不多了,我就教教他如何记账,过个一两年,腆着脸寻个账房先生,让大郎过去做个徒弟,或是去大一点的铺子先做做伙计,学几分本领。”沈全心里头有成算,这一家人自然是孩子个个出息才好,家里头才能兴旺。
沈大更倾向前者,三弟有现在可不就是跟着账房先生学了本事,他就希望儿子以后能有他三叔这样就成,信任道:“三弟,你看着办就成,我也四六不懂,大郎跟着你,我们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