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7 / 9)
方。
洪万和不这么认为:“这十几道菜有的很鲜有的一般,鲜的都放了酱油,我估计这家店好吃的秘诀就在酱油上。”
酱油种类繁多,不同产地的制作工艺有差别,但都靠一种名叫氨基酸态氮的物质决定鲜度,该物质含量越高,酱油越鲜。比如福满堂出产的极味鲜酱油每100毫升内氨基酸态氮含量大于1.5克,是国内品质最上乘的高端酱油。
他们吃菜速度慢,且不停品评讨论,早引起店家注意,疑心他们是来考察的同行。
不久一位厨师打扮的中年人走来向洪万和打招呼,洪万和惊喜地起身与之握手,向洪爽介绍说这位李师傅是他在北京的同事。
李师傅而今是“上河居”的总厨,他乡遇故知可谓喜事,愉快地坐下来与洪万和叙旧。
洪万和夸他手艺大有精进,李师傅坦诚:“熟能生巧嘛,这几年是比过去有长进,但这些菜之所以好吃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他随口透露这家店的秘密武器——一位酱油大师提供的秘制酱油。
大师名叫周炳鹤,这名字对洪万和如雷贯耳,惊喜道:“你是说酱油王周炳鹤?他还没死啊?”
李师傅点头:“你认识他?”
周炳鹤是冷长生的挚友,洪万和年轻时见过他,不能当着冷阳的面说明这层交道,谎称:“他是榕州餐饮界的名人,搞这行的老人谁不知道呢。我记得那老伯脾气很坏,一般人很难跟他打交道,你见过他吗?他现在是不是还那么臭屁?”
李师傅苦笑:“他以前什么样我不知道,反正现在超级臭屁,我们老板跟他说话都得低声下气。”
洪万和笑着向洪爽说明:“这个酱油王在顺德乡下开酱油作坊,酿得酱油鲜美无比,几十年前就有人想投资让他扩大生产,他死活不肯。酿出来的酱油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买到的,只供应给他中意的餐馆和厨师,比金子还稀罕呢。”
洪爽以为这稀罕酱油价比黄金,李师傅却说:“他要价还算公道,一斤只买70块,比市面上的高档酱油还便宜些。就是进货标准苛刻,凡是订货的餐馆都得经他实地考察,做出的菜味道让他满意才能成交。”
周炳鹤认为自家酿制的酱油是绝品,必须搭配第一流的厨艺,若随便交给三脚猫厨师或者粗制滥造的餐馆,就会使明珠蒙尘,委误他的心血。
由于他的酱油品质太好,能让菜品滋味提升档次,有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