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考证(3 / 4)
研究评估后对它们给予了充分肯定。
现在,王副院长的爱人已经按着方案试着治疗了。
不管最后治疗能不能成功,董馥梅在他爱人哮喘病发时伸出的援手总归不是假的,王副院长就提出了要报答董馥梅。
本就有所图的董馥梅顺势就将周小萍的工作难题抛了出来。
然后就有了今天这出。
董馥梅叹息了一声:“能这么顺利我也没想到。”
她本来是打算先和林夫人认识认识,能说上几句话,试探试探他们的家境。毕竟王副院长是快要退休的人,这一退休家里的收入就会少上大大的一笔,如果能确定王副院长家是需要钱的状况,董馥梅就能直接说出请求拿钱换工作。
反之,她就当机立断换个人选,一个偌大的医院,上下上千人,愿意收些好处换工作的总是会有的,就是从底下换没那么保险而已——容易被截胡,医院工作还是很抢手的。
现在老天爷都站在他们这边,倒不用拿钱财开路了,直接挟恩图报就好。
……
周小萍学得医术基础是很扎实的,一些书面化的、系统化的东西突击一下也能掌握个十有八、九,尚算轻松的拿到了上岗证。
等她到医院报道并跟着一位主治医师进行学习兼上岗培训时,她的高中毕业考的成绩才下来。
同时下来的,还有一张空白的下乡志愿申请表。
在一个月内如愿找到工作的要拿着单位证明去登记,没找到工作的一般会要求上山下乡,如果家里已经有兄弟姐妹下乡的会酌情放宽。
周小萍这已经找到工作的按道理已经和这份申请表没有什么关系了。
可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写了封举报信举报说周家没有孩子下乡参与劳动,而且有三个孩子读高中抢占教育资源。
高中是要考没错,但‘出于教育公平的考虑’,组织提倡家里已经有人读高中的要考虑将名额让出去给那些家里还没人读高中的孩子。
一个家庭占据三个高中名额是相当过分的事。也就是这两年政策稍微松了些,六零末七零初那会儿是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的。
写这封举报信的人很可能是眼红周小萍找到了医院的工作,想要把她搞了。
可要仔细说来,老大周小溪去了文工团没有占据高中名额,周小萍作为第二大的孩子读高中是没毛病的。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