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10 / 11)
两位虽然有意见,但是也知道自己的意见不做主导。
反正暑假是没事情做的,做家教也好做兼职也好,两个人的时间排的并不是很开,对比一些奇葩的学生家长,在实验室做技术研究,哪怕是没有收益,他们也愿意钻研这些东西。
他们担心的是沈间的投入太大,得不到回报而已。
这些同学对比几十年以后的工作伙伴,其实要单纯很多,这些学子都是从山里面好不容易考到这所高校,他们还从没有见到过上万元,一听到沈间投入这么多,瞬间就被吓到了。
他们都知道沈间是从小地方来京市读书的,谁都不知道其实沈间家里的养父母的背景竟然这么深。
“别担心,每年暑假来京市旅游的人数超过五十万人次,来这里旅游的也不差这点钱。”前世他就是精明的商人,这辈子他更是跟着从小本钱买卖做起来的肖敏陈小军长大的,深刻的意识到市场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三十块钱诚然是很多了,很多小城市的保姆一个月的工资也才百来块钱,但是不要忘记了,在这个年代,电器类的商品都不便宜,不少人怀念的七八十年代的物价,可不包括这个年代的电子产品,后世几块钱能买到的电子手表,放在这个时候要几十块钱一块,对比机械表的价格,几十块钱在普通人眼里那还是便宜的。
所以沈间很有自信,这批风扇很好卖掉,而且他针对的就是来京市旅游的游客。
这个时候的风扇做的其实挺不成熟,充满电能吹的时间不过也就是一个小时,但是胜在这个从没有出现过的理念,一旦出现在街头,
试想想,这玩意儿只有京市能够买得到,也就成为来一趟京市必须要带回老家的“特产”之一了。
这一千台很快就在京市销售一空,很快就开始了下两千台的量产。
哪怕到了八月底,京市天气都不热了,不少游客还去火车站和景区附近的小店问,有没有这种小电扇带回去。
“大爷,我们也是南方城市的,您看看有没有这种小风扇,给我弄两台,我们这不都要走了,下次来京市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真没有了,我要是能弄到货我能跟自己过不去嘛。”
景区卖冰棍的大爷也帮着卖这种小风扇,进货渠道未知,审批渠道未知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年代并不鲜见,刚开始沈间只是把这种小风扇放在景区外面以“寄卖”的形式跟零售商合作,第一批迅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