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昏招(6 / 8)
道的主儿,而且人家是官场市井江湖兼顾着收拾他。
这笔账不用算,显而易见:刑部尚书、秦牧之一直膈应他,怕是一直想逮住个机会收拾他,明日真有人去刑部投案告他收受贿赂的话,他明晚就要在大牢过,皇帝那边,怕是连风声都听不到,听到了恐怕也会震怒,责令刑部尚书严查,甚至让锦衣卫介入。
怎么样的皇帝,也受不了明打明贪墨的事,当今这位会下意识地认为,那是偷拿了他的银子。
以前仗着是皇帝面前的红人,没人敢弹劾他受贿、为地方官斡旋,最重要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的人手脚都不干净,谁也别说谁。
皇帝这一病就不一样了,势在必行的就是太子监国,太子恨毒了官场的歪邪之风,握了实权,不找几个开刀才怪。
怎么就赶在了这档口出了这件事?
简直是老天爷要给他这一劫。
其次,什么戴绿帽子丢人现眼之类的事,也要命。他再怎样也无所谓,那不成器的儿子还年轻,还有好些年要活,要是因为他余生都抬不起头来,就只有更放荡颓唐,再别想有顶门立户之日。
思及此,赵禥的脸色由通红转为苍白,眼含恳求地望着丁十二,语声暗哑:“能否到书房说话?”就要到他苦苦哀求对方高抬贵手的时候了,他不想让妻妾看到。
丁十二揣摩出他的心思,摆一摆手,“我是来讨债的,你给我个满意的交代就成。”
“那你的意思是——”
丁十二直言道:“给我三个人、赵家七成产业。你应不应,给个痛快话。说实话,我耐心有限。”
赵禥因着过度的困惑语凝。对方开出的条件,很奇怪。他们父子两个都好赌,又贪图享受,常年联手败家,是以,现今赵家的产业价值也就几万两,十二楼拿走七成,还不够塞牙缝的。那么,值钱的就是那三个人了,会是谁呢?
赵子安也在想这些问题,担心十二楼要把他与双亲一勺烩。
杨素衣的聘礼嫁妆加起来也就几千两,妾室进门每个也就三五百到一千两。总不能说,她们已经进了赵家的门,还有人惦记她们,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一个,都是样貌出众但品行不端,除了赵家,谁家愿意将就?——这点儿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所以他就想,值钱的只有父亲与他的爵位、母亲的诰命。
此刻的杨素衣则隐隐有了些预感,狂喜、忐忑折磨得她险些让情绪外露,要将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