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挑拨(1 / 9)
相较于梁王的忧心忡忡, 淑妃对盛煜的升迁倒很淡然。
从东宫到椒香殿, 她在章太后底下苦熬了二十年,如今头顶没了婆母虎视眈眈、处处设伏,自是狠狠松了口气。且章皇后已被废,永穆帝虽未急着另立新后,凭淑妃这些年冠于后宫的荣宠和儿女傍身的尊荣,主理后宫之权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她手里。
这阵子永穆帝也从未召幸旁的嫔妃, 夜夜到椒香殿留宿。
虽说国丧里禁房事, 却不妨碍夫妻夜谈。
永穆帝刚下旨擢升盛煜为中书侍郎时, 淑妃也曾闻之惊愕,以为是听错了, 之后趁夜试探永穆帝的打算, 皇帝穿着寝衣躺在宽敞榻上, 只露出个讳莫如深的表情。那种表情,永穆帝只在示敌以弱,筹谋拔除章家时露出过。
淑妃当时便明白了七分。
怕猜得不准,又轻轻帮永穆帝按揉劳累后酸痛的头皮,婉转劝道:“盛统领这些年为皇上分忧,着实是功劳卓然, 那晚在麟德殿里更是拼死护驾,忠心可嘉。朝堂上难得有这般文武兼修的奇才,皇上可该好生用着,给朝廷多培植栋梁,造福百姓。恕妾身多嘴, 可不能揠苗助长。虽说盛统领并非恃宠而骄之人,但群臣生嫉,于他并无益处。”
这番话,怎么听都是为永穆帝和朝堂着想,甚至劝他耐心栽培。
永穆帝九五之尊,岂能不知后宫的小心思?
但凡人母,皆会为子女打算。
何况,梁王虽不像盛煜那样事事出众,却也被淑妃养得才学能耐皆不逊太子。比起章氏那种野心勃勃,视朝廷法度和皇家威仪为无物,淑妃为亲儿子生出点小心思,着实无可厚非。
——就像她为梁王谋取沈翰的孙女,并未遮掩。
永穆帝便也说得更明白,道:“盛煜确实是难得的奇才,镇国公府虽倒了,章孝温却还握着兵权。若朕所料不错,他定会仗着边塞之利,设法自保。届时,盛煜还得打头阵。这些事朕心里有数,你只管帮朕料理好后宫,让梁王多跟两位相爷学着。”
前几句话是解释,末尾那句却是诫免。
淑妃何等玲珑的心思,自然听得出言下之意。
是以,当梁王急吼吼地来求教时,她只淡笑摆手,推了杯茶给他。
椒香殿是宠妃的殊遇,里头陈设虽不及蓬莱殿名贵华丽,却也是一器一物皆有门道。且比起出自将门的章氏,淑妃出身于书香门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