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3 / 12)
气的她在屋里大骂,“一帮子不着调的啊,我这么辛苦养你们干啥啊,关键时候跑的一个都没影……”
王爱珍在街门口听不真切,抱着闺女进了隔壁。“咋了?这是又骂啥呢。”
听到邻居的动静,孙寡妇如见救星“见我们家死丫头了吗?我急着上茅房,这死丫头也不知去哪儿了?”
原来是三急,王爱珍隔着院墙喊:“妈,你到水莲他们的东厢房,炕角有一副拐,你给吕家的拿过来。”
老娘应了一声,她转身跟孙寡妇道:“我上午的时候见你家小闺女跑出了胡同,也许摘野果或者玩去了。”
“这个死妮子,等她回来的,我打不死她。”
“行了,还是个孩子呢,哪家的孩子不贪玩。等会儿把我家的拐借你,你就能来回的活动了。”
那此刻重生归来的吕杏去了哪里呢?她随身携带了个大约十平方的种植空间,可那里啥都没有。
除了时间比外面快,诸如农场那样的便捷功能是没有的。得与外间一般自己下种,自己收割,自己晾晒。还有后期的脱皮、磨粉之类的都得自己手动完成。对于她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来说,其实有些鸡肋。
可小女孩不嫌啊,发现的时候是喜不自胜。有了这个,她们家肯定不会像前世一般那么艰难了。在家里找了一圈没找到种子,她就趁着眼下的机会跑地里去了,捡些麦穗种子不就有了。
手工收割不比机器,本就遗留不了多少。再加上捡的孩子实在是多,她走的四肢酸痛,浑身无力也没见到一根。待大家下工回家,她躲在一旁的田埂,一直等到看守的人闭着眼睛眯瞪,才悄悄的偷了几根。
肚子饿也顾不上了,找了个地方把麦子脱粒。俩手来回的搓,最原始的方法。等一小撮麦粒搓下来,她的小手都快破皮了。
欢欣雀跃的把麦子下了种,她差点累晕在空间。赶快挣扎着出来,才任自己摔倒在地上。空间时间是现实的十倍,若是在那里晕倒,她估计就醒不过来了。
麦子的成长周期大概一百五十天左右,想着十五天后空间里金黄的小麦,她昏迷的脸色都漾着笑容。
中午,孙寡妇骂了一通,吕桃花给妹妹留了一小碗大碴粥,小声的说:“要不,下午让勺子(老二吕勺)去找找小杏吧?”
“找个屁,你们赶快下地多捡些麦穗是正经,多换些粮,不然我挣不了工分,咱娘儿几个等着饿死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