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5)
因着连年战争的缘故,时人结亲多赶早,甚至民间有女八、九岁便出嫁者,亦非罕见。
无忧今年已过十一岁了,她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又不小,一张小脸上稚气虽未褪,却已隐隐显出些妙龄女郎的风致,正是尴尬的时候。
见她还在原处僵坐不动,桓崇有些不耐烦了,他半侧过身,眉心微皱,道,“上来!”
... ...
无忧很生气!
建初寺中初遇时,她以为他是无畏无惧的侠士;可现在她知道了,原来他就是个懦夫!
桓崇就是个亲了她,却又不敢承认的懦夫!
如果他口中的“一起下山”,是他要将自己背下山去,那她情愿在山上住一辈子!
见他转过身来,无忧“呼”地就把头扭到一旁,学着他的语气,冷冷道,“我不要!”
... ...
从刚才第一次见到无忧时起,陶亿便隐约察觉到了桓崇的异样。
作为陶侃老来的独女,陶亿自出生起,便被陶家众人捧在掌心。
六年前的苏峻之乱结束后,阿父带兵重回武昌。
阿父归来那日,她高高兴兴地换上一套新的裙装,一大早便等在大门旁,欢欢喜喜地迎接阿父和兄长。
阿父忙着平乱,已经很久没回家看自己了。陶家众人一进了大门,她便小跑着迎上前去,投进阿父的怀中撒娇。
等她离了阿父的怀中,笑着往队伍后去寻自己兄长的时候,她忽地注意到了混在陶家众人中的那名白袍小郎君。
那郎君与她差不多大,一张脸却生得极是脱俗,若非做了武人打扮,看上去更像从建康大族里出来得的高门子弟。
他似乎正朝着阿父的方向呆呆出神,一双乌黑的眸子里显出些落寞之色与慕孺之情。
然而他很快便发觉了自己的注目,短短一瞬间,他便用坚冷如冰的表情将自己武装起来。连一丝笑都没露,他便将头转向了另一侧。
后来,她从阿父的口中才得知,那小郎君名叫桓崇,年纪只比她小了一岁。他的生父在苏峻之乱中丧生,他又有心学武、有志报国,阿父喜欢他的韧性,便将他带来了陶家,亲自带在身边教导。
阿崇的性子有多么冷漠,与他相伴长大的自己,最是清楚不过。
可一向漠然的阿崇与这位曹娘子,相处得竟是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