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游艇到了(3 / 7)
之外,就是实体店这边偶尔会有一些零散的客户上门订花或者是电话预定,但这样的客户相对来说会比较少。
哪怕这家店是处在县城中心,附近就有学校和写字楼,但毕竟是小县城,买花的客户群有限,而且她这家店的鲜花价格比较贵,愿意花费高昂的价钱买花的消费人群就更少了。
所以基本上花店一天接待的线下人员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主要还是靠线上渠道。
当然,因为上次姜沁渝在刘业的手里打开了一个新的出货渠道,现在她这边又相继接触了不少学校后勤采购的人员,基本上都是通过附小这边口耳相传,又从刘业那儿打听到了联系方式之后主动找过来的。
当然这些人为的也不是买花,而是要来购买她店里的碧梗米。
只可惜姜沁渝这边如今能够提供的碧梗米数量有限,只能承诺这些采购员到年底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保证每个学校两千斤的供应量,再多了没有。
两千斤,姜沁渝的梯田一共收获了近六万斤粮食,再加上她自家那五亩多良田收获的八.九千斤,哪怕脱壳之后,纯大米都还能剩下六万斤出头,哪怕是供应给全县近三十多所学校,也尽够了。
因为上次教师节让姜沁渝这家的大米声名在外,她越是说限量购买,那些学校的采购员们就越是紧张,一个个生怕到时候姜沁渝这边卖断货了没他们的份,所以这阵子时不时地就打电话来询问。
姜沁渝也忙,她把稻子运到了郊区租赁的一个仓库,但并不意味着这就算完事了,还需要脱壳并且进行包装,既然是作为年节礼出售,光是包装这一块就不能掉以轻心,她这个农庄附带的品牌公司,也要开启同步模式。
好在现在大部分的产品包装都是可以直接外包出去的,有专门的公司帮忙设计生产,她这边只需要提供产品,剩下的事儿都不用她来操心。
眼下姜沁渝自己也的确分不出再多的精力来自己整一个厂房了,只能外包出去。
不过她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外包总归不是长久之计,看样子等这一批碧梗米的年节礼出售后,如果反响不错的话,年初之前,她就要跟村里商量这个建厂房的事儿了。
毕竟明年开始,整个明罗村就将成为碧梗米种植的示范村,到时候这么多大米的产出,不可能再全部外包出去,让别的公司来赚这个包装的钱。
村里那么多年轻人还跑到外面是务工呢,倒不如在自己家村口建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