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九献大武二牛思春(3 / 4)
出来的狂热和迷醉,甚至有好些人已经开始跟着鼓点,模仿着舞者的动作,情不自禁的开始摇动身体。
但是霍香梅不得不承认,这大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它让很多人都产生了共鸣。祭祀先人不知先人能否感受到,活着的人已经沉迷。
……
等所有的舞者鸣鼓收兵,表演完毕,众多围观的人才慢慢的恢复神思,纷纷热烈的议论着刚才多看到的景象,发表自己心中的看法。
王大财对许三郎道,“我觉得那个头扎红巾的最前面的汉子跳得真好,那眼神有一次恶狠狠的,我还以为是看到大虫向我扑来了,吓得我后退了几步。”。
许三郎倒也是注意到了那个汉子,“的确如此,怪不得是他领队,这水平要得。”。
许二牛这次也在,他是前年就考上了秀才的,已经在粱邑进学,这次因为新村大搞祭祀,所以他也请假回村了。他吐舌啧啧的对一旁站着的小杨先生道,“那个开始在第三排中间的那个小郎才叫好看咧,那双眼睛子像是灌了水一样,往我这边一瞥的时候,我还以为看到了一个娇娇的娘子。眨眼认真再看的时候,他又不知道跳到哪个位置了,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他。”。
“你想小娘子了,就叫你阿爹找冰人请亲去,别在这憋着。”小杨先生道。
小杨先生,杨有为,是村里塾里的第一批先生,那个时候他就是秀才了,现在已经是举人。最近都在家里温习功课,准备明年去洛阳参加进士考。他是新村第一个考上举人的,也是目前唯一一个。
虽然是先生,因为杨有为的年龄和许多教过的孩子都差不多,例如他旁边的许二牛,倒是后来在粱邑书院跟他们成了同窗,建立了不错的矫情。所以很多时候说起话来也是不用顾忌着曾经的身份。
许二牛嘿嘿的笑了两声,“这事还是得跟我阿兄说才有戏,我阿爹可不管。再说了,我还得考举人,还想找个门槛高些的娘子,将来在官场上有岳家扶着好走些。”。
当年靠帮许三郎家挑水赚几个大钱买米粮的许二牛,这些年来无论是观念,还是视野都发生了莫大的变化。不管这些变化是好还是坏,他已经在努力的适应成为一个成年汉子所该承担起的责任。
杨有为理了理衣袖,道,“虽说岳家门槛高有助于你将来,可是太高你也不怕被绊住摔倒。”,说完也不理许二牛怎么想,就往里正那边去了。作为新村唯一的一个举人,杨有为可不想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