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家宴日宝娘煮粥(1 / 4)
当天下午,宝娘从学堂回来后,立刻开始动手做针线。她要给杨太傅做个荷包,然后给杨大娘的儿子做一件贴身的衣裳。
宝娘带着喜鹊一起,找了块水蓝色的锦缎,裁剪好大小,配上青色丝线。主仆二人一起,把那丝线劈的细细的,一根根放好。
劈好了线之后,宝娘开始动手缝制荷包,只绣一丛绿竹。
忙活了半个时辰之后,宝娘放下活计。她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不能使用过度。
夜里,杨太傅回来后,依旧传宝娘去了前院。父女二人说了一会子功课后,杨太傅要带女儿一起去慈恩堂。
今儿是杨家人一起吃饭的日子。
每隔一旬,杨太傅会带着妻妾儿女一起去陈氏屋里吃饭。
父女二人到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落座了。
杨太傅先给陈氏行礼,“儿子见过阿娘,阿娘这两日身上可好?”杨太傅公务繁忙,并不是每天都来给陈氏请安。
陈氏笑眯眯看向儿子,“我好的很,我儿整日公务劳累,也要保终身子,这一大家子都指望你呢。”
母子两说话的功夫,宝娘给莫氏屈膝行了个礼。
杨太傅坐到了陈氏身边,屋里其他人都起身给他行礼。
杨太傅看了看两个儿子,先招手让嫡长子杨玉昆到了他身边,问了他一些官学里的事情,又嘱咐他照看好弟弟,然后摆手让他到一边去了。
丰姨娘生的次子杨玉阑也上前给父亲问安,杨玉阑今年才八岁,杨太傅没有问他的功课,只温和地问了问他在官学里的生活,并叮嘱他要听哥哥的话。
杨玉昆稳重,杨玉阑活泼,这两个儿子各有千秋,杨太傅不偏不倚,嫡长子该有的体面他一分不少,庶子该有的疼爱他也做的很到位。
正因为此,莫氏和丰姨娘才能相安无事。
行过了礼之后,杨太傅招手让宝娘坐到了他身边,“听说阿娘过几日要去看黛娘?”
杨大娘幼时不得杨太傅喜欢,好大了都没个正经的名字,等到弟弟妹妹出生,杨太傅才给她取了个名叫黛娘。
陈氏点头,“是呢,黛娘嫁过去好几年了,只有一个丫头,这回总算生了个儿子,也能在婆家站稳脚跟了。”
杨太傅笑了,“阿娘不用担心,黛娘在婆家稳得很。”
陈氏连忙夸赞自己的儿子,“都是我儿能干,孩子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