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31个孩子(9 / 15)
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目标的不确定性。萧望想,这是书上说的。一般拐卖儿童的案犯不会确定目标,伺机而动,看到落单的小孩,趁人不备,直接抱起或者诱骗,带至无人之地。充其量,也就是一些胆大包天的混蛋,光天化日之下,乘坐摩托车飞车抢小孩。这些案例,在微博、微信和网络新闻上也时有报道。
就连飞车抢小孩的行为都是极其罕见,更别说这种入室盗窃小孩的,简直是闻所未闻!更关键的,既然是入室盗窃孩童,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本案是有针对性地偷盗孩童;本案案犯的作案动机,并不是拐卖儿童。
那么,不是拐卖儿童,会是什么呢?绑架?那应该挑一个有钱人家吧,绑一对穷老师的孩子,能索到什么钱?
要么是报复?可是无论是赵健夫妇或者是他们那二十几个邻居,都一致认为,赵健夫妇深居简出,工作生活环境单纯,不可能结仇。更何况责任区刑警队的一个探组,今天一天调查了赵健夫妇所有社会矛盾关系,毫无发现。
那么,又有什么动机,让这个案犯去有目标地作案呢?
如果仅仅是这一起案件,还得考虑精神病患者作案的可能性。但是桌上的这本卷宗,直接否决了这种可能性。
那是九年前发生的案子。
国庆小区是属于大学城派出所管辖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所住的小区。这个小区的隔壁,就是军方的一个高端科研院所。而丢失孩子的,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副师长级军官。
案发的具体时间,估计也是深夜。
当天,这个军官在科研所里没有回家。第二天清晨,当他回家看女儿的时候,发现女儿已经不翼而飞。
这让这个军官非常纳闷。熟睡的妻子,丝毫没有察觉到快两岁的女儿居然从她的被窝里消失了!而且整个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外人进入的痕迹。
虽然没有外人进入的痕迹,但是警方肯定不能相信是被隔空吸走或者外星人绑架的说法。所以,警方最终还是将这起案件定性为入室盗窃婴幼儿的案件。很保守的定性,因为没人敢说,人贩子能进入有哨兵把守的军管区里偷孩子卖。
当时军方反应非常激烈,大军区的首长都做了批示,要求当地办案警方尽快破案。可是即便是警方使尽浑身解数,军队保卫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精力,本案最终还是石沉大海。
萧望觉得,这两起案件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是完全具备串并的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