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2.08(3 / 5)
,许多同科进士也比他如今的官职高,相形之下,他可算是过得十分不如意了。
如今被皇帝这般当着百官的面说出来,难免觉得无颜见人。
不过,显然皇帝说这话并不是为了讥讽他,待听到沈承宣低声道是后,皇帝略微沉吟后便脱口道:“以爱卿之文采风流,只任闲职实在是埋没人才,我看……即日起,擢沈爱卿为礼部侍郎!”
堂下百官纷纷倒吸了一口气。
礼部侍郎,这可是正四品的官职,沈承宣原来却不过只七品小官,皇帝金口一开就是三级跳,原因……只因为他曾是探花?且如今礼部已有一名侍郎,现在又平白多了个沈承宣,原来的那位侍郎大人怎么办?
不少人偷偷望向了原来的礼部侍郎。那位侍郎大人正苦这一张脸,想言不敢言的样子。
皇帝却显然没注意到这情况,他用欣赏又温和的眼神打量着沈承宣,捋捋胡须,叹道:“朕往日也曾听闻爱卿人才风流,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今日一见,始觉传言非虚。”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
沈承宣被这话夸地脸颊涨红,而一些了解皇帝脾性的官员却已在心里纷纷扶额。
唉,皇帝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们这厢说地热闹,同在殿上的乌桓使者也没觉得受到冷落,他高高兴兴地跪地称谢,感谢皇帝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给乌桓。
于是,皆大欢喜。
——除了大吃一惊的渠易崧和渠明夷。
渠明夷当即就忍不住想要进言,却被皱着眉的渠易崧拉住了。
天子之命不可违。
有什么不妥也不能这时候说出来,不然不是打了皇帝的脸么?还是回去再商对策为好。
除了渠家父子,余下百官们少有关心威远伯府后院女眷情况的,因为威远伯府早已只剩名头,没了半点实权,根本不值得人费心了解。但因为之前闹出了跟云霓郡主比美这一出,因此殿上其实还是有不少人知道“舜华公主”真实情况的,他们都对皇帝的决定有些惊讶。
但没有人多说什么。哪怕他们觉得不合适,但那又怎样呢?做出这个决定的是皇帝,而在送哪个女子去和亲这种小事上,皇帝有充分的权利任性。
没有人问过被送去和亲的女孩子愿不愿意,也没有人去问女孩子的母亲愿不愿意。
这显然并不重要。
威远伯府风风火火地张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