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4 / 10)
奈地回答他:“上海的地价涨地太快了,我手上资金还足够,想着过几年地价肯定又有上升,一口气拍了三块。”
“你给我也弄一块呗,偏远点的地方都没关系,我开来盖厂,汤圆之外我打算再弄个水饺厂。”
“我到是看到有类似的,”杜行止思考片刻回答,“可能是因为面积太碎小,这回好几块地都没拿出来拍。不过我在管理局倒是看到过一些资料,有块不太大的地,离市中心至少四十分钟的路,你要是觉得可以,我就帮你拍。”
“价格合适你就帮我弄下来吧。”上海的房价涨幅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地到手后早晚要成宝贝,日后工厂哪怕要迁址,地也是相当值钱,倒手一卖能赚不少呢。
杜行止叮嘱他要别去小摊上吃饭,去正规的饭店里吃饭,别为了省钱去住小旅馆,絮絮叨叨半天,才又说起自己晚上要参加一个酒会。
地产业的人际关系比起章泽这样的食品行业要复杂的多,暴利且大有发展的市场吸引了不少本就有背景的二三代公子哥,杜行止作为北京来的官三代,变成了许多地方官二代口中的“太子党”,天知道除了一些事业上不得不有来往的朋友外,他认识的圈内二三代简直少得可怜,可对他实话实说的解释,许多人却解读出了另一个意思。
张老爷子估计也在背后为他行了不少便利,杜行止的公司刚一进入上海,上层领导们便大开绿灯。作为直辖市,上海的上层领导流动十分迅速,又因为地理位置特殊的关系,中央的目光无时不刻不盯着这里。这便使得上海市场内的许多不当竞争比起其他城市都要少见的多,很少有人能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呈一手遮天之势,对事业本就秉承稳扎稳打态度不太依赖走关系的杜行止在这里可谓是如鱼得水。他舍得出钱,按规矩办事儿,不得罪人,难得的是上面有背景,哪怕是一些原本对他来历有些担忧和排斥的部门,在跟他接触几次之后都能转成合作愉快的态度。
这一次杜行止的拍下的三块地中有两块都位于正在高速发展的浦东区。2001年,这里已然呈现与十年前完全不同的繁华,这里商圈林立,房价正在飞速攀升,而杜行止这一次却并不是想要规划小区房。
他对自己公司日后的定位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普通的房产开发商,将地产看做自己要经营终身的事业,杜行止要做到更加全面。浦东商圈的地皮仅仅拿来建造小区太过可惜,他预备开盖两个足够有优势的大厦,并将产权牢牢地握在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