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4 / 5)
了林姐姐的缘故,也忍了。这会子终于见他爹与姜大哥哥来了,忙凑上来撒娇儿。贾赦赶紧哄了他几句,又许了明儿带他骑马,方好了些。
姜昭便让他吊着悬了半日的心,直到吃完晚饭还陪贾琮顽了好一会儿,终是贾赦借着“小孩子要早睡”打发这个小尾巴回屋去了。
贾赦这才领了姜昭到自己屋里,两个人坐在案前慢慢讲起。
这一整套东西可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足足讲了半个月,方勉勉强强说明白了,还亏了姜昭聪明、贾赦口齿也伶俐。明面上不过是替姜昭长了一套后世的学问,实则一来让他疑心本朝后头很快便有昏君,二来也将皇帝这玩意的由头给掰扯清楚了、从原始社会的根子到后世眼见百年后便要没了,都掰扯清楚了。替明君效忠自然是士大夫之梦,他们又有多少肯替昏君效忠的?说白了,儒家早成了一种宗教。
贾赦因笑道:“刘先生说,历朝历代,开国时多兴道。因道法自然,经历兵祸之后百姓需休养生息,君主贵族也多简朴,横竖没那么多东西给他们奢侈。中兴时期多兴儒,那会子各色奢侈物也多了,不平也有了。因儒家求仁,可使上下相安,纵有不平的,但凡不过分,举国臣民多能忍了。最后昏君当道之日,多兴佛。佛法使人忘尘、使人苦从前所不苦、忍从前所不忍。然佛法无边,终救不得当亡之朝。”
姜昭闻之深思许久,长叹:“我曾觉得古人多智,原来后人也多智。”又道,“难怪伯父总能看透许多俗物。”
贾赦笑道:“我也罢,刘先生也罢,都是凡人,不过比当世之人先学了些后人的东西,方显得不俗罢了。”因说,“我不敢告诉别人,单告诉你这些,乃是怕。你如今可知道我怕什么?”
姜昭何等人物,他不提也罢了,他一提立时便明白了。“我祖父有几分迂腐。伯父恐怕……圣人之后……”
他犹豫许久不肯说,贾赦只盯着他。
姜昭让他盯得没法子,终于还是道,“有昏君。”
贾赦点头:“你们家老姜与老老姜都太忠了。忠于明君自然是好事;若忠于昏君,不论是替他为祸百姓还是干等着让他弄死,都是傻子。”
姜昭自幼受儒家正统教育,如今被他一番“马氏学说”给搅蒙了。
贾赦也知道这玩意一时半刻转变不来,横竖他才十七八岁,正是容易接受新东西、容易逆反的年纪,又难得沉稳,守得住口。因说:“你且慢慢想着,只是这些万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