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3 / 4)
离钱。你肯接受记者的专访,难道没有别的目的?”
许鹿的那点小心思还是瞒不过他,索性坦白道:“我也想帮纺织厂拉点生意。现在很多人冲着你的名头,来纺织厂下单,可这其中攀关系的占了大多数,并不是真的看好我们家的布。我想通过申报的专访,将我们纺织厂的优势告诉所有人,让那些真正需要买布的人,到纺织厂来下单。”
这个方法其实很有效。她现在是上海滩炙手可热的人物,一旦申报专访她,那期报纸的销量必定飞涨,很多人都会看到。这等于无形之中宣传了新的纺织厂,比在街上发传单或者请明星省事多了。
“嗯,我会让金生安排的。现在还有点时间,跟我回去睡觉。”傅亦霆把她打横抱起来,许鹿以为他又想着那事,惊慌地蹬了蹬双脚。
“不行,我真的不行了!”
傅亦霆无奈地低头看她:“只是睡觉,什么也不做。放心了吧?”
许鹿不信,上了床他还能老实?每次都哄她骗她。可也许折腾了一夜,他真的累极,躺下来之后没多久,就发出了轻微的鼾声。许鹿原本有些微声响都睡不着,可听着耳边那仿佛春雨般的鼾声,竟然也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上午十点,许鹿穿戴整齐到达新工厂。高厂长领着她去新的办公室,那里十分宽敞明亮,一排玻璃窗户,采光极好,还有一整套的实木家具,铺着地毯,显得雅致舒适。与原来冯记纺织厂那如同杂物间的办公室大相径庭。
许鹿看见办公桌上摆着一盆白色的蝴蝶兰,高厂长说道:“这是傅先生特意命人摆的。”
许鹿知道蝴蝶兰的花语,最纯粹的爱,虽说不知道他是不是那个意思,但心里多少还是觉得有点甜蜜。
很快,王金生打内线电话过来,说约了申报的记者在下午来厂里见面,许鹿一口便应下了。
纺织厂虽然还未正式开业,但来电话问询的,下订单的已经有不少。他们这个规模的国营纺织厂,在上海算是罕见。机器虽然都是国外买的,但操作的工人却都是中国人,而进货也多是棉花和蚕丝这些传统的原料。
洋布固然有透气性好,色彩鲜艳,不易变形等诸多好处,但中国的绫罗绸缎,在国人的心目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点从以老祥记为代表的一些手工匠人那里就可以看出来。
许鹿翻看订单,看到订单的数量大都在几百匹,证明很多人都只是试水,或者冲着傅亦霆的名头来,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