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5 / 6)
万兵马去了一半,这些兵马大多数还是经验丰富、常年驻守在边疆的人,毫无疑问,这次损失巨大。
在进宫的路上颜瑜已经得知,父皇早朝发了好大的脾气,基本上全是冲着晋王的,原因是晋王这次没有听取老将的意见,一意孤行。
“父皇,二皇兄不是这样的人。”颜瑜等着皇上静下心来才道,在她的认知里晋王做事称不上瞻前顾后、犹犹豫豫,但也不是个果决,丝毫不听别人意见的人。“父皇这么多年,应该比儿臣更了解二皇兄。”
“朕刚开始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是你看看他都给朕做了些什么事?”皇帝怒其不争,这是晋王第一次带兵,他原本是很看好这个儿子,太子一直是平平,挑不出什么错,也没有什么大的功绩。
他早日立下太子是为了江山稳定,以免兄弟阋墙。可他也是一位父亲,谁家的老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都有出息?颜瑜没再说下去,当务之急还是边疆的事情要紧,早朝一并传来消息,调去的兵马远远比不上长期驻守边疆的人,现在基本上是陷入了僵局。
皇帝又递了一个折子给颜瑜,颜瑜默默看完,这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朕刚得到消息,北燕暗暗在边界屯兵。”皇帝的眉头皱了起来,北燕和南夏就安静了不到一年,留给他们修养生息的时间不多了。
“你怎么看?”听到皇帝问他,颜瑜才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儿臣觉得北燕不像是要打仗的意思。”
“哦?皇儿何以见得?朕听太子也是这么认为的的。”皇帝道。
“儿臣觉得若是北燕真想打仗,那就不是暗暗屯兵,应该直接攻过来了。”颜瑜不紧不慢道。要知道,这种事情一点都不少见,北燕趁南夏乱,南夏也趁乱打过北燕。所谓的一纸合约,不过是比废纸还廉价。皇帝点点头表示同意。
“况且北燕的世子在南夏。”颜瑜又说出了一点。多么相似的场景,唐彧在南夏就好比她在北燕,是和平的象征,更是人质。
不同的是,唐彧会让北燕真的有所顾忌。而当初北燕和南夏发动战争的时候,她一个不得宠爱的公主,也只是得了北燕皇帝的一句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了。北燕不会放弃唐彧的。
“燕世子是自愿来南夏做人质的不错,北燕的百姓却认为是世子逼迫的,他们认为上次战事之所以失败,一大部分都是任人不善的原因。”
说起这点,颜瑜都有点佩服,百姓们不知道她是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