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5)
季小冬决定不要救灾资金补贴,其实在季海明给她说有救灾资金的时候,她已经开始考虑了。固然有其他村子的“惨状”让她坚定了这个想法,但并不是临时起意热血上头,也不是慷他人之慨表现自己的高风亮节。
她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当然,至于为什么不是直接不统计或者在路上时把那张纸撕了,非要等到颜长民办公室在撕——有没有表演成分,只能自由心证了。
所以这会儿季小冬一副悲天悯人舍己为人大义忘利的姿态,仿佛全身自带圣光,对颜长民说:“那些损失,我们家补给大家。”
???!!!
饶是见多识广自认看遍社会百态的颜长民,这次真的被季小冬的魄力镇住了。这是什么精神,私人主动承担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能,为人民服务公而忘私的精神让我这乡书记都自惭形秽!
“这怎么行!”颜长民说:“救灾本来就是政府的责任,怎么能让你家私人贴补!这得贴多少钱进去!你家再有钱也得被掏空!有个态度就可以了。我知道你们有这个心,但事情要量力而行!”
季小冬对颜长民的这番话,既没有说听,也没有说不听,反而问道:“颜叔,你听说过保险吗?”
保险?
八十年代,“买保险的”还没有广泛进入大家的视野,要到九十年代末期,甚至千禧年之后,广大人民才会忽然发现,我周围除了我是不是都是卖保险的?人民群众一度对“卖保险的”保持了高度警惕,直到后期之秀“卖安利的”取而代之,保险才慢慢恢复到它的正常意义。
颜长民这会儿,听着季小冬这个“卖保险的”舌灿莲花,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季小冬“卖”的是农业保险,本质上是共同对抗天灾的风险互助。
颜长民连连点头:“等于让没有受灾的人拿出一点点钱,去帮助受灾农户渡过难关。今年可能你受灾,明年可能他受灾,大家都交钱,也都会在困难时候受到帮助,不错,真不错。”
“并且赔付金额跟参保基数有关。”季小冬说:“您想,参加的人越多,交的钱也越多。天灾毕竟是少的。我们家现在,就是钱太少,资金量太小,只能在合作社里覆盖十几个人。做这个事情,必须大量资金启动。”
季小冬之所以给颜长民卖保险,不是想让他买,而是想拉他一起卖。
“颜叔,你看,平时收上来的保费,还可以做投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