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8 / 8)
上折以病请辞,不过楚昭并没有同意,反而让他“带病”留任。
为了让边关将士放心,楚昭还找了一只替罪羊——对于兵部尚书谢棣赏罚不公的事,也据理斥责,予以纠正,罚了谢棣两年的俸禄。
不理会跪在大兴宫外哭穷的某只替罪羊,楚昭老老实实趴在太极殿里的书桌上给王若谷写信。
我最近听说边关的军粮,是要求士兵到一二百里之外去支取,士兵颇以为苦。他们一户数口之家,就依靠这一石粮食活命,不仅发放得不及时,且斤两还不足。同时又要他们到数百里之外去等候领取,往返道路,雇人雇车,这钱是谁出?名义上是一石,其实不过八九斗!况且近来又有一些摊派,都在这粮食里出,这么干,想让士兵吃饱、为国家折冲御侮,那能成吗?我听说,按照过去的制度各区驻地都有官仓,仓库如今虽然有损坏,但制度还在,官员也还在。能否修理一下,就近发军粮呢?此事你也不必上疏了,直接和管粮郎中商量个办法就是了。我已与卢恒说过,要多少自取即可。
写完这封信,楚昭来来回回看了几遍,忍不住提笔续道:天下间的事情,向来是知易行难。经天纬地的法子,说是谁都会说;到了实际去看,你面对的,简直如烂泥一潭。便是昭身为一国之君,偶尔也难免和光同尘,更何况将军你呢?必然是颇多掣肘的,师父的难处我都知道,便放手去做吧,以后也不必给那些京官送什么冰敬碳敬了,都城有我呢。师父若送,不如送我。(见《与九镇大司马书》)
添了这么一句,楚昭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将信用蜡丸封好。
遥闻鼓角,北望燕山,师父,我当年许下的诺言,并没有丝毫落空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贪污你什么,你还要来骂我?把我骗去那么远,一百贯都不给我?←←这首歌简直魔性。傻白甜最近没有,我知道你们不想看低水平政斗,不过我还真想试着写一写。不是登基后画风直转,是因为地位变了,君臣之间本就如此。为君其实已经很理想主义,很温情脉脉了。
注:我最近听说边关的军粮……就近发军粮呢?这一段信是历史上的张居正写的,官居xx曾经引过,这里用给楚昭,是我水平有限编不出同等水平的奏折。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