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甲组(3 / 7)
春,贡院又说什么要改版,又印了一次。”
俞星城长哦一声:“那真是事儿都赶一块了。”
看来到春天,这利用浮票的漏洞操纵考试的事儿才在某些人心里定下想法啊。
俞星城坐回号舍,凝神看向卷子。
那些人是要为自己争取权益,但俞星城总觉得,主考不会让他们轻易补考了。一般来说,这种大型舞弊案子当季结不了,指不定能闹个三五年,这些打官司的生员,说不定家里有乡宦旧官,家底殷实丰厚,晚几年乡试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说不定还能通过这么一闹,最后坊间成名。
但俞星城闹不起。
她家里考不上,她又急需要官身。
不如说先看看这算科的题,她能不能勉强考出个分数来,不论是哪一科,好歹过了乡试再说。
她低头看题,题目比她想象中杂。
前头五道大题,包括《九章算术》中分离系数法表示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盈不足法的双设法问题;《几何原本》中圆内接四边形和外切多边形的尺规作图作法等等。
还有一些极其实用的,建房所需的开平方题目;赋税与粟米计算需要的比例算法与等差数列求和。
而且……甚至还包含大量工科题目。
比如有一道二选一的大题。就是计算鲸鹏燃料、气囊尺寸与浮空力;亦或是计算利用斜面与定滑轮运输时所需工人数与上升速率。
也是了,大明好歹是能建造出汽船鲸鹏,几何原本与牛顿定理最起码也已经传入了。
还有五选一的常识工艺题,涵盖包括冶铸、制糖、陶埏、节令与兵器制造。
这显然也是鼓励算科学生了解工匠,或是工匠子弟考学读书。
不同于经学一科的道德假大空,算学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科目,显露出了令人动容的实用与踏实,仿佛在考量每一个学生——不谈前程仕途,只看你是否能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造福一方。
卷子上满满的干货,不是说要难倒学生,而是要他们做一个能克服难题,仔细认真的技术人员。
俞星城深吸一口气,从一旁拿来张纸,把每一道题目中天地乾坤亦或是方田粟田等词语,换成了数学符号。旁边虽摆了算盘,但俞星城多年没用过,还不如心算来得快。
题目只要理解了,大抵就是高中水平,毕竟只是乡试,如果是会试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