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3 / 5)
人都说要将赵氏休了,最后还是族长拦住了,理由与不赶走大树媳妇儿一样:不能让人以为,孙氏投井自尽的事,错在黎家。
赵氏依旧在家里,再不敢闹幺蛾子,安分得跟只鹌鹑一样。可是大儿子黎湖,自此就与家里疏远了,只有过年时回来过一趟,还是除夕傍晚回来,正月初二就又离家去了县城。
小儿子黎海离家上京时,也是气冲冲地走的,显然是在责怪他娘和他哥。如今又没跟着一起回来,怕是也与家里疏离了……
“二伯,海哥原本也是想跟着回来的,可我想着他只要不忙,随时都能回来,于是就让他留在京城帮忙看一下家,等我们回京后,再放他回来。”
就是黎池这样不客气、不见外的说法,才让黎林放稍稍下心来,“哈哈哈!是这个理,和周你是官身,回乡不便,是该紧着你来!二伯也好久没见你了,也是想得紧呢!”
黎池两世为人,看得出黎林的那份卑微,以及为了儿子其实是念着家里这事,而生出的那份欣喜。“哈哈哈,不过按侄儿我想啊,二伯怕是更想念海哥一些的!等过年,过年的时候,我就放海哥回来,与你们一起过年。”
屋里的人都是经过人情世故的,哪里看不出黎池的心思与体贴,于是纷纷跟着打趣了黎林一番。
黎镖、黎桥和黎棋他们这些人,不是不怪黎林他们二房的。但毕竟是一家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以前感情也非常深厚,他们又不是心存歹意要去毁黎池的仕途,如今也都知错了,不好从此就不认二房黎林他们。
如今黎池回来后,看着也没有要与他二伯断交的样子,屋里人也都是乐见其成的。
因为一年之中,能有三四次信件来往,黎水村家里和京城中黎池身边发生的大事,各自大多知道,也没有多少好说的,只互相问问近况罢了。
不过在知道黎池又官升一级,回京之后就要上任户部郎中的这件大事之后,一家人高兴不已,这自是不必提的。
大人之间聊得差不多了,黎池又关心了黎江的虚四岁的儿子黎灼,以及黎河的虚两岁的儿子黎燃。再才与侄女黎燚说:“燚儿都长这么大了?今年六岁了?”
黎江的妻子李氏,也即是黎燚的母亲,忙向女儿使眼色,并催促道:“燚儿,快去你五叔那里!你小的时候,五叔还抱过你呢!前年的时候,五叔还给你寄了羊毛六件套呢,记得吗?还不去谢谢你五叔!”
黎燚才虚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