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4 / 4)
池心中猛地一震!!莫不是自己哪里露出了端倪,以致让皇帝疑心自己的来历?!
不,应该不至于。
因通过驿站书信往来,保密安全不能保证,所以俭王赵俭每次通信用词都很谨慎。但一旦回忆俭王上一封书信的部分内容,再结合一下皇帝当下的情况……
一、大病一场,或许已在生死关头走了一遭。二、年逾五十,已是晚年。三、认同‘如有神助‘之说。
皇帝现在,或许是在迷信?但又没有听到皇帝沉迷修炼仙丹,追求长生不老的传言,据说还很勤政?
此时黎池与众多经年老臣的想法竟对上了,所幸皇帝应该没有沉迷修仙,没有乱吃仙丹。
“虽因臣之愿望过于宏大,从而有些羞于启齿,但臣之所愿,确实是愿天下平民百姓能吃饱穿暖。如今有了高产粮食,有了棉花,就有了让百姓吃饱穿暖的可能,这前景过于美好,若让臣相信有神灵庇佑,臣也是相信的。”
既然皇帝似乎相信有神灵襄助,黎池也不吝啬似是而非地附和两句。
黎池所说愿望,算是他此生的政治理想,是他的真心之言。有人想当侠义大侠、救世英雄,而黎池穿越这个落后时代之后,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让百姓吃饱穿暖,格外大公无私。
大公、大义,并不就等于虚伪,让平民百姓吃饱穿暖,确实是黎池的政治理想。当然地,黎池也确有利己的一面,他的职业理想是位极人臣。
贞文帝人老成精,并未老眼昏花,他未从黎池的言语、神情和姿态之中,看出一丝一毫的虚伪。
因此贞文帝断定,黎池所说,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
和周这人,果然是一个纯粹的人。
“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亦是朕为帝的毕生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