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正文文完(1 / 5)
如今三房黎镖的这一支中,年轻的一辈里:
黎江,开了一个造纸作坊,专造有各种暗纹、花色的花笺纸,或卖去府城、省城,或让黎海带去羊城卖与洋商。一年下来,所赚颇为不菲。
……
黎河,身有秀才功名,早已从先生黎槿那里接过担子,成了新一任族学先生。
……
黎湖,在妻子孙氏去后,如今依然一人独居县城,办着他的蒙学私塾。
在刚发生孙氏投井自尽那事后,黎湖只有过年时会回家,除夕归、三天春节一过完就走。相较以前,如今逢遇端午、中秋等平常节日,黎湖也会回村来一起过节。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或许再过上些年月,他也就放下了。
……
黎海,与堂弟黎池合作,研发出了肥皂和香皂,如今热销大燕各大名城,产量甚至都供不上大燕国内,运去羊城卖给洋商的,也就很少了。
尽管如此,黎海依旧未放弃跑商。一是因大堂兄作坊里造出的花笺纸,销给洋商的足有一半不止,他得帮忙带去卖——也不是白帮忙,他也分了银子的。二是因黎海的本性,他还是喜欢到处跑,见见世面,想去看一看洋商手中的稀罕物。
……
至于三房的黎池和黎溏兄弟两,一个官至三品,已入内阁。一个已中进士,今后的前途想来应是远大的。
……
有一点倒是奇怪,在江、河、湖、海、池、溏这一代,全是男儿,可除尚未成家的黎溏和丧妻孤身一人的黎湖外,他们下一代都是一儿一女,儿女双全。
是的,一年在家中呆的时间平均算下来,可能也就三四个月的黎海,如今也已经儿女双全了。
……
黎池为官已有九年,一路仕途通畅,皇帝赏赐不少,又与王家合办了水泥作坊、拿分润银子,还有一个八百亩的田庄、每年收租,这些年存下的家底,已经不算很薄了。
黎池他们一家,给黎水村家人的孝敬也不少,不仅是银两,还有吃的、用的和穿的,都通过各种节礼送了回来。
而且,家中各人自己也挣得不少,也就早已建起了砖瓦大房。虽家人一直秉承着低调克俭原则,显得与其他高官家族的风格截然不同,但与以前的清贫相比,那也是完全不一样了的!
此次袁氏去世,虽在当初那个老院子里停灵,但黎桥、黎林和黎棋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