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改良灯泡(2 / 6)
伪政府代表的根本就不是民意。那么在这个时候,守护国家正义的责任,是必然要落到青年学生的头上的。
闻说的这篇文章,得到了许多人、甚至是新文化运动发起者之一的江先生的认同。
“当年我等创办《青年月报》之时,本想不谈论政治,只专注于普及教育与文化。可我们虽不想谈论政治,政治却逼我们不得不谈它。”
姚启安的成名作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月报》上发表的,现在就连创建《青年月报》的江先生都这么说,姚启安实在很难再还击。
《光明报》的创始人夏先生也公开表示:“以唤起民智救国,早已成为时人之共识。在此等氛围之下,全无区分教育与政治之法。学术可以救国,救国即为政治。既如此,读书人便根本无法置身于‘政治’之外。”2
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
在这么多“业界大佬”亲自下场之后,闻说这一派的理论几乎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除了几个姚启安的支持者还在小报上发表一些文章、坚持自己的观点之外,就连姚启安本人都已经不再公开提及此事了。
这倒不是他认了怂,而是姚启安坚信,有理不在声高,人多未必代表的就是真理。
他相信自己所坚持的没有错,这样便足够了。
不管怎么说,这一场持续了好几个月的论战,总算暂时告一段落。
林灯这边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她的研制出来的灯泡,终于达到了她想要的效果!
在此之前,我国灯泡的研制进度非常缓慢,直到两年前才有人制造出第一个国产白炽灯泡,灯泡寿命还不长,很难与进口灯泡相竞争。
林灯研制出的这款灯泡,却是双螺旋充气钨丝灯泡,成本低,省电,使用寿命还长。
林灯为了知己知彼,曾经拆分研究过市面上所有的电灯泡。她发现造成灯泡寿命不长的主要原因,就是灯丝的升华。
灯丝如果升华得较快,钨丝就会变细,最终烧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以惰性气体代替真空,减缓钨丝的升华速度。3
先前耗费林灯他们最长时间的,一个是往灯泡里充氮、氩或者氪气,且保证不漏气,另一个就是以双螺旋灯丝替代单螺旋,缩减灯丝的长度,从而为机械化加工提供可能。
在解决了这两个技术难题之后,林灯他们研制出的这款白炽灯,寿命可以达到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