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老城厢(3 / 7)
么说?她家要房子还是要钱?”
新南市的拆迁政策她了解过,无外乎三种选择:安置房、原地回迁房和拆迁补偿款。安置房地点不会太令人理想,北城区和南城区都说不准,面积上会给予补偿。回迁房还在西城区原址,只有适当补贴,不会再给优惠,新户型都是大面积,弄不好还得往里贴钱。
拆迁补偿款就比较实惠,房子随便他们拆,钱装口袋里谁也抢不走,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她老家村里征地,户口有一个算一个,出嫁闺女、新生奶娃,拆迁款人人有份!家里算上女儿一共五口人,丈夫又是独子,拆迁款下来,他们一家三口至少能分二百万!
去年弟弟考上新南的师大,已经交了女朋友,将来毕业在新南市安家落户,买房结婚都得要钱,她这个当姐姐的怎么着都得出份力。她知道婆婆凡事都和厉阿姨比较,沈沫独生女,家里用不上房子,这次拆迁一定是要钱。
陈秀芬抬起眼角看了眼儿媳,平静道:“你厉阿姨打算给外孙要学区房。”
儿媳的小算盘她心里门清,新南市的拆迁是按照房屋面积给产权人补偿,和亲属户口这些都没关系,不管要钱还是要房,这都是她和老伴的晚年保障,绝不能落到外人手里。
魏时芳夹菜的手稍稍停顿下,随即笑道:“其实不用迷信这些,当年我小学的环境和沈沫没法比,也没辅导班啥的,下学还要做家务干农活,结果我们还不是考到同一所大学?我数学还满分呢!行不行的还是得看个人努力。”
程工皱眉:“你是特殊情况,有几个孩子做家务干农活的同时,高考还能数学满分?他们也努力啦!小学阶段最重要,大学也不是终点。”
魏时芳轻笑,语气捎带一丝嘲讽:“爸,瞧您说的,哪就这么严重?真要这么说的话,程易辰当初也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结果呢?他怎么就上职校了呢?”
打人不打脸,程工自己大学学历,当时忙工作,没顾上孩子学习,儿子上职校对他来说是最大的遗憾,现在被儿媳当面揭短,老脸挂不住,气呼呼闷声不吭。
陈秀芬最不能容忍别人贬低她儿子,当下不客气道:“真要教育不重要,干嘛把你弟弟弄到新南市读高中?怎么不让他在你们老家继续努力?我儿子上职校怎么啦?认真学习踏实做人,不偷不抢没惦记别人家的东西!”
魏时芳被戳到痛处,低头闷声吃饭,一句不吭。
当初她弟弟能来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