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电台(1 / 7)
旧城区改造,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企业产公产私产各种产权错综复杂,最难做的就是拆迁工作, 尤其是普通市民的房屋拆迁。
在西城区改造正式宣布前, 市电台先一步做出前期宣导片,样片出来的第一时间, 沈沫作为投资方项目科长, 带领项目组去审片。
新南市广播电视台,会议室光线昏暗,大屏幕正在播放精心制作的专题先导样片。
宣导片总共三个部分, 开头煽情音乐,画外音讲述新南市起源,历史大进程一幕幕闪过。
八十年代第一批住进楼房的矿职工,九十年代新兴市场的繁荣, 镜头快进,西城区逐渐颓败……脏乱差的卫生,出行不便,陈旧落后的公用设施和居住环境, 一切都迫不及待要改变。
剩下三分之一片长是新规划蓝图, 前后对比, 给市民展示西城区新面貌。
样片播放完毕, 大灯打开,市电台的会议室宽敞明亮。
“大家有什么意见?”女制片主任四十左右年纪, 精明干练, 对审片人员热情询问。
来审片的除了投资方还有新南市各相关部门, 大家代表各自单位,纷纷提出意见。
“第三部分的绿化草坪先不要公布精确面积,具体方案还在研究。”谢世宁提议。
“记下来,马上更正。”制片主任吩咐助手。
“西城区在八十年代建造第一批楼房时候,曾获得各方面大力支持,资料片有记载,一定要加进去。”市委提议。
“好!这个意见相当宝贵!”制片主任诚意点赞,转头又吩咐助手:“记下来!”
长会议桌另一端,年轻助手长发穿套裙,坐姿优雅,只是一直忙着敲键盘记录,好半天没抬头,沈沫总觉得这个身影有些眼熟。
“沈科长,您有什么提议?”制片主任主动询问,虚心请教的语气。
带任务的宣导片不像给外边商家拍宣传片,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各方面诉求都要顾及到,上面婆婆看着,这一屋子姑嫂妯娌哪个都不好惹。尤其这位投资方的沈科长,那可是皇帝的女儿低嫁,进门还带着大笔嫁妆,别看在自己府上,小花园怎么盖怎么修你还真得听她意见,谁让人家是公主呢?
沈沫不知道制片主任的纠结心思,认真看过宣导片,慎重提出自己意见。
“第二部分镜头视角太片面,西城区不是城中村,更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