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偷吃的糕点(3 / 5)
解决了温饱问题,沈汀就开始注意形象了。
他觉得自己整天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去折家不好。
这个不好具体体现在哪里,他自己也说不清,总结来总结去,只能总结为:总不能让学生认为他是个穷酸秀才吧。
可一件不打补丁的衣裳愁坏了刘伯。
他手里拿着蜡烛,跟他家少爷在屋子里放衣裳的地方挑来挑去,就是挑不出一件能穿的。
这时候天儿已然冷了,要一套光鲜的衣裳,除了里衣不算,外面怎么的也要一件看的过去的圆领大袖衫——这可是京都读书人流行的穿着,再风流些的,便要在外面穿戴一件披风,腰间悬着玉佩,手里摇一把折扇,脚踩江南传来的鱼头靴。
可后面这些沈汀通通都没有,刘伯就跟他商量,“老奴看有两件颜色相近的青色圆领外衣,一件破了后头,是来云州的路上被野草划烂了,一件正好烂了前面,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烂了一大块,这两件合一块,正好合适。”
沈汀便有些舍不得,“是不是太抛费了?”
刘伯笑盈盈的,“不抛费,剩下的料子就给你做夏日里衣裳,那时候你惯例会瘦下来,省料子呢。”
沈汀叹着气答应了。
第二天去折家的时候,折虎果然盯着他看,“先生,您买衣裳了?”
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沈汀倒不至于面子过不去,道:“也不算,只是用旧料子重新做了件。”
他特意没说用旧衣裳做的。
可将“旧衣裳”换了“旧料子”,还是有点心虚,于是赶紧道:“我昨天给你留的功课做完了吗?”
折虎果然被他忽悠着转了话题,愁眉苦脸的说做完了,可是好多都看不懂。
沈汀就一句句话教他读,告诉他典故。
这是在学礼,也是在学史。
这也是他的先生告诉他的。
好在折虎是个聪明的学生,沈汀发现很多东西他教了一遍折虎可能还不懂,可是说第二遍,绝对就懂了,他刚开始还以为这孩子在不懂装懂,但暗暗的使坏问了几句话的诠释后,发现这孩子是真懂了。
这样他就轻松多了。
做先生么,最怕遇见笨学生。
因为折虎学的快,沈汀跟他一样,也热爱吃点小甜点,于是往往师生两个学一会就坐下来,一人一块枣糕拿着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