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6)(11 / 23)
“女儿长大了,知道孝敬父母了。”
简相温和的看着阿曛,只觉得头先赵姨娘说的还未能真实的将自己家的女儿给描述出来,果然是长成了天仙般的人儿,其言语上懂得熨帖暖心,其行为举止既承袭了勋贵世家的娇贵气质,但也中和了南方那柔得出水一般温软的性子,着着实实是一个大美人儿了。
“煦哥儿肯定是要进秀山学院的,阿曛,你如何考虑的?”
“女儿学业迟钝,怕是秀山学院的夫子们嫌女儿愚笨,瞧不上。”
“你这些年怕是没将心思放在学业上吧,我记得你八岁之前,可是几位姑娘中最为聪慧的,不然也不会让天和先生亲自教授你琴艺。”
“爹爹。”阿曛绞着手中的帕子,双目就噙了泪花,“女儿给您丢脸了。”
这些年都有书信来通报课业和平安,他对阿曛和煦哥儿的情形倒是了如指掌,煦哥儿在百花书院年年榜首倒是一个读书的好料子,但阿曛的成绩一直不上不下的,颇让他担忧了许久,但这次见到阿曛,他突然觉得女孩儿家于诗书经义一道上迟钝一些根本就无关紧要,只要性子好,像阿曛这般温温顺顺的,让人看着就喜欢,只要长得好,像阿曛这般漂亮的,让人看了就想护在羽翼之下的,于是也就不再在阿曛读书不行这一事上计较许多了。
于是简相笑道:“你不喜欢读书,就不读了。”
听到简相这一番赦免,阿曛高兴得很,破涕为笑,“爹爹,女儿进步了秀山学院,但百香学院的学业也没完成,爹爹能不能让女儿去女学里插班学习,怎么着也得拿到毕业文书,否则连六妹妹七妹妹她们都比我强了。”
四姑娘、六姑娘、七姑娘和九姑娘都是庶女,如今都在女学里读书。没有上过学女子,没有毕业的女子,在京都里是抬不起头来的。
简相点头道:“好吧,大不了我这张老脸不要了,怎么说也得让我们家阿曛拿到毕业文书。”
阿曛高高兴兴辞了简相,回到听雪楼,便洗漱一番上床睡觉,熄灯时却瞥见窗上,挂着的四盏灯,从十一岁,到她十四岁的生日,那人每一年都会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差人给她送上一盏灯,都是玲珑阁主亲手制作的精品,一盏灯花费的银子就抵得上平常人家一年的开销。
亏那人也不嫌累。阿曛不由皱了皱眉。
京都的情形,阿曛并非一无所知。胡月如回到京都后,每月都会给她写信,所以京都发生的那些事,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