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3 / 9)
……虽然不知道该让你们小心什么,但你们还是小心一点吧?
术家没啥心眼,可别家有啊。
虽说术家的话不能全信,可也不能不信,他们有时候还是很准的。
于是在各家的努力之下,儒家干的坏事浮出水面了。
这下大家不干了呀!
本来我们各家传承学说,也都想要‘货卖帝王家’,大家这些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也挺好的,你儒家居然想把大家全部压制,自己一家独大。
这能忍?
果断不能啊!
于是这就有了周灵帝末年的诸子之乱。
诸子之乱的后果是国家也乱了,很大程度上的促成了大周亡国。
也就是那一次,参与谋划‘正统独尊’事件的儒生被杀六百多人,就死在目前燕国境内的丹水河畔。
偏儒家后来吹啥一片丹心之类的,时间长了那河水就改名叫丹水了。
如今距离诸子之乱两百多年过去,各家学说也在不断的交融传承下来,到了现在几乎已经不分明显的派系了。
而对这些人的称呼有称儒,士或者贤的,也有将其合称比如贤士之类,但归根到底,目前就算是儒这样的称呼也不是指当年的儒家子弟了,而是指有学问的读书人。
当然,苏敬言也说:“要不是当年的儒家,恐怕也不会有现在的晋国了。”
没儒家搞事就不会引出诸子之乱,没有诸子之乱大周就不会亡国,没有大周亡国……那肯定没晋国啥事了,晋国的开国皇帝没了机缘,很有可能做上一辈子的伙头兵。
苏明若听着十分感慨:“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啊,丹水这个名字听着好听,但背后的故事一点都不好呢。”
苏穆则问道:“听了这个故事有没有学到什么?”
苏明若想了想点头:“学到了,吃独食是不好的,会惹众怒,然后被大家一起打死。”
苏穆听到这话哈哈大笑。
不过苏明若才十二岁,她这样说倒也不算差了。
就在他们一行人在小玉河上说故事的时候,谢容却跪在南阁面对建武帝与诸多大臣,压力挺大。
就在今早的早朝之后,建武帝照常去南阁处理事务,这时候却听说四皇子求见。
建武帝之前长子次子都是早亡,目前的太子是三子,四皇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