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3 / 4)
能为了一个毫无希望的皇子将身家性命全部压在胤禔身上,到时候自然会转投他人。”
夺嫡这种事儿,稍不注意就会掉脑袋,若是觉得跟着胤禔一点儿成功的机会都没有,那些文武百官怎么可能投靠他?又不是疯了。
“第二个,便是赚钱,最好给胤禔塑造一个‘与民争利’的贪财形象。”
这一点其实是从小九胤禟身上得到的灵感,历史上的九阿哥胤禟对权势倒是没有渴望——也许他是觉得自己皇子的身份已经够用了,所以本身对夺嫡其实没那么热切——但他对金银之物却相当喜欢,为此不惜放下皇子身份,学着商人做生意,并为此犯下了不少事儿,让其他人抓了把柄。
而正因为这样,胤禟就算身份高,也绝了登上皇位的机会。
“第三个,则是给胤禔塑造一个专情的形象。”
这个法子的灵感,却来自……清朝前几任的当权者。
痴恋海兰珠的皇太极,与孝庄不清不楚的多尔衮,为了董鄂妃将后宫闹得人仰马翻的顺治帝……
前两位还好说,但顺治帝给孝庄给康熙带来的阴影绝对是无限大,有这个前车之鉴,康熙绝对不可能允许下一任皇帝是个和顺治一般钟情一人的情种。
这其实是个一劳永逸,且非常可行的办法。
但惠妃毕竟是胤禔的额娘,她不见得愿意委屈了胤禔,让其独宠一人。所以盈秋虽然说出了三个办法,但其实心里早已经做好了被惠妃否决掉一个的心理准备。
毁名声与赚钱也都不错,不过盈秋必须好好想想该怎么操作,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盈秋低着头,陷入了思考。
但让盈秋没想到的是,惠妃在听过三个法子之后,几乎没有犹豫,便对第三个法子赞誉有加:“其他两个法子先不提,这第三个法子却直切重点,若你真能让老大做到独宠一人,也许皇上真能放弃让老大继位的想法呢。”
不过话刚说完,惠妃便觉得这个法子听起来不错,但操作起来太难,于是又摇了摇头:“第二个法子也不错,老大虽然是个榆木脑袋,完全没有经商天赋,但这种事儿也没必要自己亲自上阵。只要招揽几个又生意头脑的门人,然后每次开业的时候都叫老大去转转,平时也多去店里走动走动,旁人自然会觉得他擅长做生意。”
顿了顿,惠妃又想到一件事,“如今海运发达,许多洋人跑到大清做生意,湖广一带也有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