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5)
最后一个保媒的是康王殿下,当今圣上的皇叔,想让自己的侄女平宁郡主和景昀结百年之好,那平宁郡主年方十五,如花似玉,在那年的赏花会中夺得琴书画三项魁首,名动京师,比起宁珞来有过之无不及。康王还兴冲冲地去请了当今赐婚,哪知道当今特意叫来了景昀问他意见,景昀沉默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来:“平宁郡主千好百好,只是一双眼睛挑得太高了些,微臣不喜。”
康王殿下听了都快吐血了,平宁郡主最美的便是那一双丹凤眼,却被景昀嫌弃,这一听就是个借口。
自此之后,便没有人自讨没趣给景昀保媒了。
当年大伯母说起这事来便颇多揣测,一是怀疑景昀有什么隐疾,二是怀疑景昀和父母有什么罅隙,故意让父母着急。末了总要矜持地长叹一声,“儿子出息又有什么用,含饴弄孙的乐趣都不给,还是淮儿孝顺。”
堂兄宁淮一生碌碌,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早早娶妻生子,宁珞出嫁时便有了一双儿女,孝顺听话,是大伯母最大的骄傲。
宁珞思绪纷杂,各种往事纷至沓来,不知不觉间到了小径的尽头,抬眼望去,只见前面水波粼粼,刚冒出来的嫩绿荷叶一圈一圈的在碧波上荡漾。
琼华书院的碧湖是当日太宗下旨挖建,亭台楼阁,小桥柳荫,和这百年书院一起,是文人墨客最爱的去处。
她看四下无人,不由得童心大起,几步便到了河岸边的太湖石上,半蹲下来撩着湖水朝着荷叶洒去。
水珠在荷叶上打了个滚,晶莹剔透,宁珞心里欢喜,又捡起一块小石子,挥臂朝前掷去,她的力气太小,石子连一个水花都没打起便“咕嘟”一声沉入了水中,惊起了几尾湖鱼,水花四溅。
宁珞惊呼了一声,脚下一滑,眼看着身形不稳就要跌倒。
一双大手在她腰上一扶,等她站稳的一瞬间又迅速离开。
“小心。”有人低声道。
宁珞倏地回头,只见景昀束手而立,嘴角带着一丝浅笑,好像在看一个偶尔调皮的孩子。
“我……我随便玩玩……”宁珞有些羞气,怎么这辈子总让他看到狼狈的模样,真是太倒霉了。
“湖边的石头总会有些青苔,避开就会好一些,”景昀在旁边一块石头上试了试,示意她过来,“打水漂得注意用力的方向,斜着走,就算手劲不够也能打个三四个。”
他捡起一块石子试了试手,抬手一掷,那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