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4 / 8)
,不能总是多嘴,不过好在王妃是个拎得清的。
次日,五娘送走了昭亲王,就让兮香把小应子叫来。小应子来的时候,是惶惶不安,毕竟他也不知道他家王爷有没有把事都给交代了:“奴才给娘娘请安,娘娘吉祥。”
五娘拿着张单子,递给小应子说:“你让人按着这单子誊抄几份,张贴在城门上,之后你便派人带上麻布袋跟秤去府衙门口收购草籽。”
小应子接过单子,双目一扫,嘴都合不拢了,他家王妃这是有银子没处花吗:“娘娘,您真的要收购草籽?”
五娘知道他会惊讶,但她要建马场,当然得要先有草原才行:“是的,你按着我写的做就行了。”
“两文钱一两草籽是不是有些价太高了?”小应子觉得现在正处秋季,草籽到处都是,他们娘娘不食人间烟火,他可不是,绝对不能让他们娘娘当了冤大头:“奴才觉得两文钱一斤都价高。”
五娘看小应子那斤斤计较的样子,虽觉得他说的是对的,但又想想马上就要入冬了:“那就五文钱一斤吧。”
西北是他们的封地,西北的百姓都是他们的子民。百姓只有在西北能活下去,才不会离开西北。以人为本,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小应子也不是个木头脑袋,一细想其实他就懂了:“嗳,那奴才这就去给您办。”
“去吧。”
说来也巧,今天刚好宁州城逢大集,现在又是秋收刚结束,许多住在很远的百姓都过来赶集,卖些地里收的,好换些油盐回去,哪想这次进城竟碰着好事了?
辰时刚过,几个衙差就在宁州城各个城门张贴告示,百姓纷纷围了过去,以为是又出了什么大事。
衙差贴完告示之后,也没有立马就离开,而是敲了几声响锣,就大声说:“安静一点,别嚷嚷,今天是好事儿,昭亲王府要大量收购草籽,五文钱一斤,你们要是收集好草籽就拿去府衙门口就行了,那里会有人等着。”说完也不等百姓回神,衙差就走了。
衙差刚离开,就有一挎着篮子的妇人说到:“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昭亲王府竟收购草籽,是不是真的?”
“可不能乱嚼舌根,”一边的大娘朝妇人拐了一胳膊:“昭亲王府那是天,告示都贴了,肯定是真的。”这大娘也不等妇人了,就立马准备回去,不管怎么样,先收点草籽过来试试,要是这事是真的,那他们一家老小都出动,今年的冬天就好过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