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入围(1 / 5)
新闻, 讲究的就是一个现实传奇性。不寻常的事件, 不寻常的人物, 都是新闻的土壤。这次陶清风被各家媒体采访,其根本原因是, 大家好奇一个学历低微、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究竟为何能年纪轻轻,自学成才?
所有采访都无例外地想挖掘陶清风背后的故事。
然而他们无例外获得的版本都是一样的, 无论是他们调查,还是陶清风自己承认,都是个穷山村出来的打工小子, 酒吧驻唱没上过学,长大后自学。
这更增添了传奇性。有记者反思:可见人的成就, 并不完全取决于学历高低。还有记者用“梅花香自苦寒来”去形容该事迹。虽然古往今来, 逆境超拔的能人辈出, 并不鲜见。但是每一次出现,都会重新点燃社会的关注点:无论是平民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命运, 抑或是平民通过社会关系(比如婚姻)改变自身阶级, 都给普罗大众不断注入强心针:认为那些上升的通道并没有关闭,他们也分外认可这些人, 就像是在认可自己的梦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陶清风虽然穿越过来, 用了原身前半生的经历来掩饰,但他前世的奋斗,本质更能印证这一点。所以那些褒扬之于他, 并不算为过。
陶清风拍戏分身乏术,在星辉娱乐公司的安排下,陶清风最后接受了三家的采访。分别是地方晚报、地方电视台资讯频道、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
地方晚报把他安在娱乐版块,洋洋洒洒书介绍了他的经历和他的论文集,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地方电视台的资讯频道,是在某个非黄金时段播的社会生活类节目。节目主播先用了几分钟介绍了一下“最近有一款热播的电视剧《远山深土》”,然后引出了陶清风的个人履历,“观众朋友们一定想不到,这位年轻的演员,除了演戏之外,究竟还有什么能耐”。
中央电视台的社会新闻,把陶清风的采访拼在“教育板块”中,这是一组探索教育体制改革,引导思考的节目。剪辑了很多人的生平示例,来探究教育对人的影响。陶清风的故事镶嵌在其中,作为“在没有太好教育资源的条件下,个人凭借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就”的案例之一。
三组官方媒体的正式报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做的那套教育探索节目,在中央各台不同时段轮播。有一次中央八套轮完,晚上就播放《远山深土》,也算给电视剧节节攀高的收视率做了贡献。
而且不知道是哪个单位的领导看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