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入围(4 / 5)
然最近积攒了很多好名声,但大众也开始被他刷屏刷得有些过头。
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丽莎的建议,是让他接点文艺片或小众片,暂时离大众视线远一点,也不耽误他磨炼演技,等待下一个爆发时机。
陶清风看准这是个好机会,向丽莎提出了那个想法:“丽莎姐,我想去……电影学院念书。”
看着丽莎一瞬间变得有些捉摸不透的脸色,陶清风解释说:“我当然不准备解约,也不准备违约。所以我今天就是来跟你商量,看这些片约里,有没有寒暑假,或者时间短一些的片约。这样我可以兼顾拍戏,不耽误给公司赚钱。”陶清风又说,“当然,如果公司不能同意,我就不去念了。”
丽莎疑惑地看着他,半响问:“有必要吗?”
现在的陶清风境遇,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他演过有影响力的剧、上过央视的报道、甚至出版了学术专著。许多电影学院科班毕业生都做不到。他目前的水准实力,已经足以让人们忽略他糟糕的学历。如果只是去镀一层金,在丽莎看来,纯属浪费时间。
陶清风解释说:“学而时习之,我只是觉得,去学习一下,更能‘沉淀’,而且电影学院的人脉资源,对将来发展也有好处。”
丽莎这才明白,陶清风并不是奔着镀金去的,而是为了将来能走得更远更稳,这种眼光是不错的。
人是不可能一直红的,再好的演员也不例外。这个圈子永远新鲜、新人永远层出不穷。大众关注度流逝得也很快。只有作品才能源源不断维持该演员的生命力。好的作品尤为重要。所以一个演员想要常青下去,必须充实自己内蕴,才能不断拍出新境界的作品,维系自己的生命力。
丽莎还是考虑得比较多,顿了顿,道:“你今年21岁,如果你考进去,明年开始读就是22岁,等你毕业都26岁了。老实说这个年龄到时候有些大了。”
陶清风笑了笑说:“我和星辉的片约续到我31岁呢,那不是更大?”他想起丽莎已经过了这个年龄,赶紧补充道,“而且人生路长得很,二三十岁,不算什么。”
丽莎没有用“这几年是小鲜肉的黄金赚钱时机”来反驳二三十岁不算什么。
因为她看得出来,陶清风不是那些,几年就凋零的鲜花。
这番话触动了丽莎,她思量再三,道:“好,不过有个条件,你必须考最好的电影学院。如果考得上,就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