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凤凰游 却道故人心易变(1 / 4)
潘又安修长白皙的手指还按在窗棱上, 猛然听到这么一句饱含恶意的话不过略垂了垂眼,再抬眸回身时又是数年如一日凉若寒冰的神情。
“既是故人,又何须藏头露尾, 鬼鬼祟祟。”
潘又安人生得俊美无匹, 声音更是清越如碎玉,成亲那日他在公主府大门外一首《凤凰游》直接唱得佑宁公主自掀了盖头走到他身旁,至今都是京城中人津津乐道的雅事。
这样的天籁之音即便骂人,也自有一番韵律,格外悦耳。被骂之人微微一笑,横贯大半张脸颊的旧疤痕也随之扭曲,迎着潘又安的目光上前两步斟了杯冷茶推到桌边, 反客为主比了个请的手势:“数载不见,潘郎音容不改。”
潘又安清凌凌的眸光在来人身上上下扫了一回,终究是轻轻叹了口气, 慢慢回到桌边与他对坐, 自语一般念了一个名字:“沈谙。”
他的声音虽轻, 来人耳力极好, 倒也听得清清楚楚, 沉默片刻后轻笑着应下:“正是区区在下,可是荒漠风沙太过, 吹皱了我一张面皮, 害潘郎不敢相认?不过北地虽苦, 却不比京中富贵乡蚀骨。”
见潘又安认了自己,沈谙微微刺了他一句, 下意识抬手摸了下面上的疤痕,才哑着嗓子继续说道:“若是淮阳大长公主泉下有知,潘郎您猜她会作何感想?”
潘又安祖父乃是前朝名士, 废帝之姑祖母淮阳大长公主慕名下嫁,夫妻恩爱一生,只可惜子嗣不丰,后来淮阳大长公主与驸马先后去世,潘又安之父见恶于废帝,潘家便沉寂了下来。
只是潘又安父祖皆是享誉天下的名士,潘家虽无权势却有清名。潘又安自幼得父亲亲自启蒙,诗书礼乐无一不精,亦是有名的少年俊彦。
当年各地战乱灾荒还未波及京中繁华盛世,也曾有闲人编过一句顺口溜,道是京中潘郎,江东沈郎。
潘郎自是潘又安,而沈郎,便是沈谙。沈谙出身沈氏,祖上辗转与潘氏有亲,两人少时也曾意气相投,一处坐卧行止,畅谈天下,何等张扬肆意。
忽而一日天下纷乱四起,沈氏所在城池叫乱军攻破,阖族倾覆,独余一个沈谙在京形影相吊,后来又因追随废帝而获罪,流放千里。
而潘氏嫡支仅存潘又安一人,从不曾出仕为官,守着几间旧书典籍在京中清贫度日,直到有一日惊鸿一瞥间叫佑宁公主瞧见,成了新朝驸马。
潘又安年少时以善辩闻名京中,连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