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番外】帝王少年时 帝起于微末……(1 / 2)
乐平八年起, 北郡诸地连年旱涝交替,单是奏至京中的河道决堤改道之事四五年间便有二三处,加之地方官或尸位素餐, 或抚民不当, 民怨渐成沸腾之势,匪盗之事渐多。
地方上有识之士纷纷陈情,朝中亦不乏真正忧国忧民之人上书以求变革,偏偏少年登基的乐平帝颇为自负,私心又视庶民与“家中禽畜”一般无二,万般良言皆不入耳,一场连年的灾荒便渐渐由北郡蔓延开来。民间卖儿鬻女之事不绝, 朝中有志之人也相继挂冠而去。
君王刚愎而昏聩,朝中自小吏至天子近臣也大半都是些阿谀逢迎的无能之辈,等乐平帝登基近二十载后终于如愿以偿立了宠妃所出幼子为太子, 以太子之名施恩与天下时, 黎庶竟已多半不以为然。
以太子之名的米粮送至新平郡仓时, 常常被郡守厌恶斥为“蝇营无德之辈”的一群游侠儿甚至半遮半掩开了盘口, 赌君王何时会违逆先皇遗旨, 废了不受宠的皇后,立太子生母为后, 将得知消息的郡守气得传了两名良医入府诊治。
惊动了官府, 郡守又是一副深究到底的姿态, 差役等自然只能奉命拿人,却难免有人跟酒肉朋友通上一二消息, 使得游侠儿一哄而散,各自避回家乡,连个能锁拿回去圆郡守颜面的都无。
郡守颜面大失, 不免更为光火,差役俱都吃了挂落不说,城门口还郑重其事的贴了布告拿人。
为首惹事的游侠儿姓赵名俊,见此也不敢大摇大摆回城,可他出来时走的匆忙,素来又不甚算计银钱,荷包没几日就见了底,也只能央信得过的兄弟回城寻借了他银钱的人取些利息来开销。
赵俊左思右想,便求到了同乡贺狗儿那边,好说歹说又许诺事后为贺狗儿的老娘去城里求个好药方子调养陈年旧疾,才说动贺狗儿走这一遭。
贺狗儿虽转年才虚岁十七,却已长成了个魁梧男儿,力大无穷又会些粗浅的拳脚功夫,他只虎目一瞪挽起袖子,等闲人都不敢与他撕扯,几个从赵俊那里唬了钱吃酒吃菜的泼皮也大多灵醒,四处翻找摸出些铜子来了了这一回的帐,只等赵俊回来再哄回来。
只有一家原本也曾有个店铺富贵过的张三儿娶了个泼辣媳妇,听说贺狗儿不曾打过女人,硬是从自家男人手上抢了准备还债的八十余文钱,还躲到了一旁学馆的角门处,披头散发哭闹不休,直说叫人逼得活不下去。
贺狗儿扯着这媳妇的男人走到学馆旁边也不禁皱了眉,只推张三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