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泉州见闻(3 / 7)
咱们只装作是来泉州采买的商户,就能看了。”
这是要装作买货的,进人家作坊里瞧呢!宝茹第一回见郑卓使这样的小手段,一面觉得要去看这时候的国外高科技而兴奋,一面又新奇郑卓的这一点狡猾。
来到所谓的北角作坊区,饶是宝茹本身是后世来的,也已经十分惊诧了。这北角一带全是外国人的作坊,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座造船厂和一座火炮厂,因为他们占地最大,也在最中心的位置。特别是造船厂,将要完工的船只桅杆高高支起,隔着围墙也看的清清楚楚。
郑卓只带着宝茹往造船厂去——火炮厂是不要想了,这东西除了朝廷要,就是一些大海商和西夷人自己要了。郑卓宝茹两个生面孔绝对进不去,事实上就是大主顾也是进不去的。不过造船厂却可以,虽然外国的造船术有独到之处,但是这时候本国船也有自己的优势。
况且造船行业,至少是这时候的造船行业,重点并不是技术保密。因为这是一个劳动密集且技术密集的产业,只有技术并没有用。事实上,因为构件多而复杂,只是匆匆看一回也没什么用。
而且这可是要买船的船东啊,难道还不让人家看一看你家船是怎么造出来的么?哪怕真有什么不能看的,那么大厂区,只要不让人过去就是了。
果然郑卓上前与那看门的说了一回,里头有人去通报,一会儿就有一个主事模样的男子出来了。这男子应该是在中华居住许久了,宝茹看他衣服行动等都和汉人不大分别了。只是剃眉剪须,深眼高鼻,少见外国人的国人眼里是古怪,落在宝茹眼里,正是上辈子看多了的。
他旁边还带着助手和随从,有外国人也有汉人。见了郑卓和宝茹,虽然有些疑惑他们的年轻,但依旧是恭敬行礼。然后又验看了湖州商会开出来的印信,确定两个人是正经商人后,那疑惑也没有了,不管两人是不是太过年轻,总归‘顾客就是上帝’么。
进入船厂,不论什么时候,重工业的体制总是会让人觉得震撼。这时候的船厂自然不能和几百年后的相比,但是宝茹看着这一切,作坊里分了好几个船坞,宝茹能辨别出好些机械,大大的绞盘、复杂的滑轮、杠杆和撬棍等组成的起重设备,还有和传送履带功能一般的东西——这时候宝茹都成了‘土包子’了!
显然新来的客人惊讶的样子并不让这些常常接待的人意外,他们应该是见得多了,只是问过他们感兴趣的是二百料到四百料的货船后,就只管带着人往特定的船坞去看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