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她的路5(6 / 10)
尤其宁采苹还没有能够工作赚钱还在读书,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乡下人没有受到过什么教育眼界也非常有限,重男轻女可以理解。
可林安南已经这么大了、她在娱乐圈里工作,就算是比上不足,赚的不算很多,只是个不温不火的小明星而已。
比下肯定也是绰绰有余了。
在建安这样的地方、这样大的这么漂亮的房子她也靠着自己买下来了。
不算已经足够说明了林安南的能力了吗?
在这之前她已经工作了很久,赚的钱大概也不只是这些?
为什么她的家里人还是看不上她?蛮不讲理地要求她为了哥哥付出?
孩子赡养自己的父母是责任也是义务,这个没有话说,可是哪条法律规定了妹妹要出钱养着哥哥的?
林安南已经习以为常,她是从小就经历这些,还是这些年独自赚钱以后,已经被这样要求习惯了?
商夏轻轻地吐出胸中的一股闷气。
两个人继续往前走。
林安南就大致地说了一下自己家的事情。
他们家可不跟宁采苹一样是乡村里的老太太,而是一个在南方富足县城里,很早很早以前就是很出名的江南旅游小镇的地方。
粉墙黛瓦、枕水人家、青石板的小路、摇摇晃晃的乌篷船……
他们那里有着几百年前传下来的天子御赐的名臣牌坊、同样也有着传了许多年的林家祠堂。
据说祠堂里的排位每一个都是叫得出名字的。
尤其是林家的祖先,据说是几百年前靠着科举一步一步考到金銮殿上的大才子。
林家那位祖先凭着真才实学在二十多岁的年纪里考中了二甲进士,当时的同榜进士全都在三四十岁的年纪,还有五六十岁的。
那位祖先是最年轻的。
因为格外年轻,因此圣上青眼有加。
那位祖先也的确是有才华的能人,在仕途中稳扎稳打,每一年的考评都是上等的。
几十年后成为了一方大员、也得了圣上金口玉言嘉奖的“天子能臣”,后来他告老还乡时,天子特意在他的家乡给做了一个汉白玉的牌坊,上书“天子能臣”四个大字。
以示嘉奖。
林家就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数百年过去,那座江南小镇已经非常繁华,成为了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