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捉虫(4 / 6)
黄河决堤不是小事,但也不是罕见事,每年夏秋雨水一多,人们的心就开始揪起,一旦河口决堤,就意味着有大量的难民要远离故乡,而人口劳力本就是如今生产的主力,这些逃离他乡的难民最后返回故土的十中不足一人,顾成礼叹气,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加紧眼下的这个作坊,希望它能早日派上用场。
虽然如今有了足够的材料,但是想要烧制出水泥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主要是如今的各项技术还是很落后,而想要将水泥烧制成功,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设备,那就是炼炉。想要烧制出水泥,炼炉里的温度必须非常高才行,以如今的炼炉根本就达不到这要求,好在顾成礼想到了其他途径来代替,那便是增加氧气助燃以及更换燃料。
顾成礼在水泥坊开张前特地去一些作坊打探了一下,发现如今炼铁之地大多数用的还是气囊鼓风,也有人用的是水排,其实这两者的用途相同,都是往火炉里吹风,这样就可以将大量氧气吹入,从而达到助燃的效果,温度也就能达到更好。顾成礼也不得不感叹,哪怕这些人未曾学过化学知识,但是很多的生活常识里面其实都已经融入了化学知识,若是能将它们系统的传授给人们,还能发挥出更大的功效来。
而眼下顾成礼要忙的却不是这点,他见着如今大周的排风器具后,不由想起前世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的打铁场面,一般旁边都会有一个风箱,打铁人一边用力锤炼铁块,一边抽拉着风箱,让温度达到更高。顾成礼仔细想了想,那风箱似乎是明朝才出现的物什,如今与大周眼下的排风器具相比,也是要好用很多。
而除了排风外,另一点就是燃料了。大周朝匠人们冶炼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用木炭来作为燃料,而木炭烧制出来的炉内温度只能达到一千三摄氏度,若是改用煤炭却能将温度提高到一千八摄氏度,所以顾成礼在开工前,还废了不少力气去找煤矿。
有着景煕帝的帮衬,顾成礼要的这些东西很快都被找齐了,而跟着景煕帝匆匆回朝的百官大臣们,却尚未留意到顾成礼并未回京。
顾成礼在京中名头极胜,但后来却是去了翰林院任职,那是个清闲的地界,故而众人一阵子没瞧见顾成礼时,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而等到众人反应过来时,便已经是数月之后了。
京城处在中原之地,到了冬日却是寒风刺骨,而临近年关,京中的大户人家便开始早早地囤下一些木炭,留着冬日取暖用。
对于京郊的百姓来说,这却是难得的一个赚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