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027(3 / 4)
不想去也得去,心里直嘀咕,昨天晚上不是已经欢迎过那些支边青年?怎么今天下午又要搞!
过来探望她的莫玉兰就说:“这你就不懂了,昨天晚上的欢迎会只是一个仪式,今天才是正式的。支边青年们舟车劳顿好几天,当然要休息一天,感受到咱们农场领导干部们的重视,干起活来才有劲,写回家的信才能说动更多的人来咱们农场当职工,咱们这些职工,想不支持都不行。”
彼时余秀正在屋里给陈冠军和芝芝缝补衣服。
她的马架子起得急,没有弄窗户,白天不点灯的话,屋里就黑茫茫的一片。农场职工每个月的灯油也就一两,晚上都不够点,白天就更不用说了。
她只能把马架子左右两侧开了两个小口子,让光透进屋里来,自己则拿着针线衣服,坐在透光的小口子下缝缝补补。
昨天收到她已经出院到分场部报道的消息,田保国两口子就从四队赶过来慰问了她们母子三人,得知她已经得了老师的工作,暂时不回百川村,李晓丽就说帮她收拾家用具,今天给她送过来。
因为东西太多,李晓丽早前拖同村的人给她捎了两箱衣服过来,他们两口子还把她家的瓶瓶罐罐,锅碗瓢盆,箱子柜子啥得玩意儿通通打包,套上马车,慢慢的赶过来,也不知道路上出了啥事儿,到现在都没到。虽然给两个孩子买了两身新衣服,俩孩子都舍不得穿,害怕把新衣服给弄坏了,都说要周末的时候才穿,余秀执拗不过他们,只能翻了一下箱底,把俩人以前的旧衣服缝缝补补接着穿。
她没干过什么针线活,在现代的时候,顶多拿针缝一下扣子,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不仅要缝线口,还要剪不用的布块,缝补衣服上的漏洞。
这个年代的人都穷,大家都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要是缝补技术不过关,会让本就丑巴巴的补丁衣裳更加难看。
莫玉兰看不过去,伸手拿过她手中的衣服,麻利的剪布缝线,不多时一件颜色相同,针线细密,虽然有补丁,但跟原来衣服看不出差别的旧衣服就缝好了。
“莫同志,你手艺可真好。”余秀拿着缝好的衣服,左看右看,止不住的赞叹,“我瞧着你也没做啥呀,咋缝得跟没破洞一样。”
“那可不是,我们祖上三代都是干缝纫的,我这缝纫手段可是有技术活的。”
莫玉兰得意洋洋道,“你别瞧这缝补衣服简单,其实里面学问大着呢,就拿缝补线口来说,就分平针,饶针,迂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