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5)
六月。沈煦到达鹏城。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去年十一月前往香港, 他从此地路过。彼时未作停留。间隔仅仅半年, 鹏城不可能瞬间从当初那个几千人的小渔村发展起来,但也已经可见明显的变化。曾经他走过的坑坑洼洼的土地变成平坦大道,城里很多地方都处在施工当中。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论放在哪个时代都适用。基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开始。
此时的鹏城已经改县为市,被设为经济特区, 一切都按照历史的轨迹在进行着, 只是时间比沈煦原来所处的空间要早了那么一点。
沈煦来到市政府, 袁志国正在开会。会议已经接近尾声。约莫半个多小时后, 袁志国从会议室出来,看到了等在办公室门口的沈煦。
他笑着将人领进屋, “你怎么来鹏城了?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一边说, 一边吩咐秘书倒茶,“我这会儿忙,我让人带你回我住所休息吧。”
袁志国将钥匙递过去。沈煦也没有推辞。毕竟现在鹏城还没发展起来, 市内只有政府经营的招待所。条件自然是比不得袁志国这位新任市长家的。如果家中有女眷,沈煦或许会犹豫。但袁志国在这边孤家寡人, 独自居住, 沈煦就不客气了。
只是, 他接了钥匙,却没有立刻离开。
“舅舅,我这次来鹏城是特地找你谈正事的。”
在袁志国疑惑的眼光中,沈煦将自己的策划书递了过去。
“你要办厂?在鹏城?”袁志国有些诧异。
沈煦点头,“对!一个城市想要发展离不开人。现在的鹏城, 人少,工厂少,什么都缺。只是修路完善基础设施是不够的。人这块倒是好解决,鹏城周边有不少城镇和村落,可以先从周边引入人流。但用什么方法让这些人心甘情愿离开故土来鹏城?来了鹏城他们又要以什么谋生?
“鹏城是经济特区,即便打造不成港城那般模样,至少也要能类比海市。所以不可能每人分块地去种。这样的话,跟他们在老家种地有什么区别?
“办厂,招工,让他们知道来鹏城他们可以成为工人,赚更多的钱,这是他们呆在老家不可能实现的。如此,才能让他们动心。
“鹏城如今才多少人,港城多少人?海市又是多少人?鹏城跟他们差得太远。当然,有句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但前头两次引流,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