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西关之变(1 / 5)
这一天的西关过年很热闹。
虽然在年前有小疆村事件发生, 但是西关人对生命的矛盾看法让他们很快就将这事儿放下, 高高兴兴的过了个二三十年来都没这么热闹过的新年。
暂代西关行政事务的,是韦晁的老下属,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心腹曹大人对傅子寒很恭敬, 恭敬到每做一个重要的决定都会亲自去征询傅子寒的意见。
“先生,这位曹大人未免……”
这种行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连带傅家的几个忠心的家仆和侍卫都察觉到不妥了,偏偏傅子寒还老神在在的按计划给学生们上课。
新年之后,书馆的学生多了七八个,还有两个是异族的少年,跟着启蒙班的孩子一起认字, 高高大大的个头, 跪坐在最后面,抓耳挠腮的样子看上去特别让人想笑。
这俩少年是商队主事的孩子,打小就跟着长辈们走南闯北,让他们谈生意认货物那是毫无问题,可让他们安静的坐下来读书认字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日雪后初晴,傅子寒难得起了雅兴, 在教授了大一些的孩子如何习琴之后, 便让他们坐在暖阁看书, 自己则点香净手,抱琴而坐, 于暖阁外的廊下弹起了曲子。
秋骁很认真的将先生布置的功课做完,又执笔临摹了五张字帖, 最后才拿着书坐到暖阁门口,一边听先生弹琴,一边在心里默书。
他看着傅子寒的眼睛里带着孺慕和崇拜,在偶尔也会想要长大成为先生那样风光霁月的雅士。但是现实也告诉他,这辈子基本上是没有指望了,看体型就知道,他最大的可能是成为儒将。这也是母亲和姐姐对他的期许。
跟着第二个完成作业是师爷家的小子。过了一个年,这小子稍微成熟了那么一丁点,其实最主要是他觉得小伙伴里面连秋骁都被允许去下场见识一下,而自己却没得到许可,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但是他虽皮,也知道先生是为他好,父亲跟先生私下也聊过,回来之后跟他说了一番话,让他也承认了自己的不足。知道哪里不足,就有改正的方向,不想被人丢下太远,这小子年后读书也认真了不少。
“阿骁,你家祖籍是河西府的,打算什么时候过去?”
县试要回祖籍考,所以秋骁最迟要在二月初五之前起程。但是他一个人回去河西府也实在让人不放心,所以傅子寒干脆邀了几个商队的管事喝茶,凑了一笔钱,雇佣了一个车行的七辆马车,负责在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