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5 / 10)
多打杂的地方,要是用得上孩子们地方,还得让校长帮帮忙呢。而且啊,我还有个想法,咱们养殖场以后招工,学历一定要有要求,必须要一定数量的初中毕业女生,没文化也没法学习省城的先进经验,校长你说是不是?”
校长还能说什么?作为一个老教育者,从业几十年最遗憾的不就很多成绩优秀,好学勤勉的孩子最后迫于家里的经济状况或是家长陈旧腐朽的观念,不得不退学,尤其是女孩子。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校长都很痛心。
而如今余思雅祭出这一法子,帮孩子们挣了钱,减轻了读书的经济压力,而且一旦养殖场的招工要求贴出来,以后家长们要女孩子辍学的时候肯定会掂量掂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多少能缓解孩子辍学,尤其是女孩子辍学的情况。这种实实在在的办法比他和老师们上门苦口婆心地劝家长都管用。
对余思雅,校长是心服口服了,这姑娘年纪不大,想法却不少,而且顾忌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让大家都能拿到好处,实现共赢。他没道理不答应::“行了,小余同志,我答应你,一会儿我去公社的广播室通知大家,不过这个事自愿,他们要不愿意,我也不能勉强他们。”
“这是自然。”余思雅不担心孩子们不愿意,她想起还有一个事,“校长,你们学校有没有比较空闲的老师,帮咱们记一下账,放心,咱们不白占用老师的时间,咱们给工钱。”
马上就要收水稻了,老师们也要回家帮忙,没几个能闲着,余思雅这个事虽不累,但每天都得去,也是很麻烦。
校长想了一下说:“楚老师今年刚来,比较闲,他年轻人,精力旺盛,让他去帮你们记账怎么样?”
得,又来个熟人。余思雅其实不是很乐意跟楚玉涛打交道,因为两人过去那一段,经常走在一块儿,肯定会惹来三姑六婆的闲言碎语。
可她转念一想,旁的老师她也不了解,楚玉涛别的不说,人品好像还过得去,反正她又不是每天早上都去养鸭场,也不会天天碰到他,所以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成,那就麻烦校长给楚老师说一声了,这是咱们的收购时间,收购价格和要求,麻烦校长转达给楚老师,待会儿你去广播的时候也把要求说一说。”余思雅掏出在办公室里写好的纸递给了校长。
校长好笑又无奈:“你这小同志,真是吃定了我会答应你。”
“我这不是知道校长你人最好了,一心为学生们着想吗?谢谢校长了。”余思雅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