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5 / 12)
厂子里也没法生产啊。”
冯主席看了看数据,有些发愁:“哎,这些养殖场咋回事,我嘴皮子都说破了,动员来动员去,结果就增加这么点鸭子?他们去年也不是没挣到钱,怎么就这么保守呢?”
位置相同,王书记倒是更能理解这些书记的想法:“可能是担心步子迈得太大,万一出什么乱子,没法收拾吧。毕竟稳定第一!”
反正也能赚钱,增加数量也不过是多赚点的事。而且养殖场赚了钱,也是躺在公家的账目上,公社干部们也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动用这些钱的,去年梅书记要求大家拿出来通了电,今年的意思应该是要将这些钱用于修路建学校之类的。
拿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加上全县开养殖场的公社这么多,有他们红云公社出色的成绩在面前,将这些公社压得死死的,他们再使劲儿也越不过清河鸭这座大山,也就注定了他们哪怕干得不错,也很难进入上面的眼。久而久之,很多人就产生了惰性,将就着办,也没太大的进取心,所以对冯主席提出的扩大养殖规模反应平平。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成绩不成绩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出错。
冯主席也是从公社书记过来的,被王书记这么一说,顿时明白了这些公社书记的心思。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这么下去不行,我得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小李有点不抱希望,去年开会的时候不还刺激了一把这些书记吗?他们集团人人有奖,最普通的工人都拿了不少钱,这些公社书记却只有一张奖状和毛巾,可有什么用?
“余总的意思是,如果鸭子的数量提不上去,就去外面想办法。”
冯主席拧起了眉头:“外面?省城吗?还是别的什么地方?”
小李摇头:“这就不知道了,具体的余总也没说。电话里她挺生气的,咱们厂子一直承诺,养多少鸭子收多少,鸭苗是咱们的车子统一调配送过去的,卖的时候也是咱们上门去拉回来的,每次都是当天就把钱结给了他们,从来没拖欠过他们的款子。现在咱们还研发出了饲料,他们就只管出地方,出人养就是,几乎不用费脑子都能挣钱,结果这些公社还是不积极。”
提起这个,冯主席都生气:“本来就是,小余这气生得应该的。这些个公社书记,只看到了咱们清河鸭发展得有多快,有多好,但也不想想,咱们为这个厂子付出了多少心血,尤其是余总,一年到头就没休息过。不行,这个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