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6 / 11)
余思雅给梅书记打了个电话回去:“梅书记,咱们公社的医院建成了,但现在还缺各种医疗器械和药品,你看?”
梅书记笑着说:“你们医院是咱们辰山县第二家医院,缺什么向县卫生局提供采购清单,县里会统一安排。”
这会儿虽然改革开放了,但改革的步伐不会那么快,很多行业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层面。医疗物资就是这样,由卫生局统一调度。
从梅书记这里得了准话,余思雅非常高兴:“谢谢梅书记。”
梅书记笑道:“应该的,这是咱们县自己的医院。医疗物资县里可以统一采购,不过医护人员咱们是没办法了,咱们县医院的医护人员本来就不够用,不可能再调到红云公社的。”
“梅书记,我理解,县里医疗资源本来就不丰富,能帮咱们解决医疗物资这个难题,咱们已经非常感激了。医护人员的事情,咱们自己来想办法。”余思雅笑呵呵地说道。
梅书记听了心念一动,问道:“小余同志,莫非你们有什么解决医护人员的妙招?说来听听。”
如果能在县医院推广就好了。
梅书记是真没夸张,县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不够。这年月,能够大中专毕业都是高材生,前途无量,但凡有点办法都会往更好的城市去,比如省城、市里,鲜少有人愿意到他们辰山县人民医院发展。
现在他们辰山县的经济比以前发达了,人民生活富裕了许多,不少人手里也有了点余钱,这个看病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他上周感冒去医院,里面到处都是人,等了两个小时才看上病。
如果能招更多的医护人员,扩建医院,这样老百姓看病就更方便了。
梅书记问起,余思雅自然不会瞒着他:“也没什么妙招,就是工资开高一点,然后每个医生有两个附赠的招工名额,目前这个事我委托龚教授夫妇在帮忙找人,若是他们找的人不够就得考虑登报了。”
这纯粹是拿钱去砸啊,没有借鉴的可能性,别的厂子可不会愿意将招工名额让给医院。梅书记有点郁闷:“小余同志,你们公社可真是财大气粗,你们这样别把咱们县里的医生都给招走了。”
余思雅连忙说:“梅书记,咱们这也是没办法,我们红云公社穷乡僻壤的,外地人哪愿意背井离乡到咱们这工作啊,只能许他们足够的好处了。反正工人嘛,招谁不是干呢,都是发工资,只要他们愿意认真工作就行,咱们也顶多就招个一二十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