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3 / 11)
他都这么说了,余思雅也不好拒绝,便对冯主席说:“麻烦冯主席在这边接待客人,我陪梅书记在附近转转。”
冯主席乐呵呵地说:“好,这边我看着就行。”
余思雅便带着梅书记和胡秘书出了门。
清河鸭养殖场旁边就是农田,得益于养殖场的大量鸭粪做肥料,农田里的玉米杆子长得格外粗壮,叶子绿油油的,一看就生长得很好。
梅书记一边看一边说:“你们公社今年的粮食又要丰收啊,这一路走过来,我看庄稼都长得很旺盛。”
余思雅笑着说:“可不是,今年雨水好,又有咱们养殖场的肥料打底,社员的积极性还提了上去,只要下半年没什么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肯定比去年还高。”
梅书记点头,背着手边观察边说:“上个月,市里组织了学习考察,我们也去看了其他县的庄稼,普遍不如咱们县长得好。”
余思雅了然:“他们肥料不够吧。”
粮食的丰收除了解放农村生产力,还跟种子技术、化肥的大量运用和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关。
化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我国目前工业不发达,化肥还没法满足全国农民的需求,目前种地大量使用的还是农家肥。辰山县自去年起建了这么多养殖场,每天产生的鸭粪就是个庞大的数字,这些鸭粪经过发酵腐熟制成了农家肥,大量运用在各公社的田里,土地肥沃了,庄稼的长势自然就好了。
其他县可没有他们这么多的天然农家肥可以用。
梅书记点头:“没错,去年光盯着将生产落实到各个大队去了,没怎么关注肥料这一块。没想到,养殖场还是咱们辰山县粮食增产的大功臣之一。”
学习考察回来后,梅书记意识到了各养殖场在辰山县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当月就开了会,不但鼓励各养殖场加大养殖规模,而且也公布了每年留30%的净利润给各公社建自己的厂子或是社员分红,以提高各公社的积极性。
余思雅也知道这点,笑道:“还得谢谢梅书记,自从你上个月开完了会后,咱们养殖场这边购买小鸭子的数量剧增,孵化车间都忙不过来,李厂长又赶紧去购买了几台孵化器回来。”
“忙不过来是好事啊,就怕没事干。”梅书记感叹了一句,留意到四周房子的变化,“才几个月没来,你们公社好像多了不少新房子。”
他斜前面就有两栋新建的砖瓦房,黑瓦红砖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