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8 / 11)
是稳赚不赔的买卖。难怪辰山县的养殖场开了一家又一家,而且规模还越来越大。
他私底下也想过走辰山县的路子,可一时半会儿也没头绪,手上也没适合办这个事的人,只能暂时罢了。没想到余思雅今天竟然主动把机会送上了门。
见费书记没一口拒绝,也没答应。梅书记就知道他是在犹豫,便说:“老费,咱们俩都认识二十几年了,我也不跟你玩那些虚的。我们辰山县的成绩你看到了,开办养殖场可不光是养殖场的收益,还能带动当地社员的收入。旁的不说吧,我们辰山县光是饲养员和其他职工就有一千多名,这个数字可不小。养殖场里产生的粪便还是天然的饲料,对农民种地也是有益无害。而且养殖场是各公社自办的集体企业,不受计划委员会管制,这养多少鸭子,利润去了哪儿,也都咱们说了算。有了这笔钱,咱们县也可以发展发展,你就不想修修路?瞧瞧咱们两个县的路都烂成什么样子了,县道还不如我们乡下公社之间的公路呢!”
费书记被他说得很郁闷:“你们县这么有钱,把中间的路修好啊!”
别说,梅书记还真想修,他大大方方地表示:“可以啊,你们修一半,我们修一半,大家在中间划个标记,一起往中间修。”
费书记……
这么长的路,而且是县道,要比乡村公路宽不少,至少得两个车道,保证相向来往的两个车子能错开,要花的钱可不少。平化县财政可拿不出那么多钱。
“老梅,你别激我了,我知道你们县这几年有钱了,咱们平化县比不上。”
眼看两人说起了火气,余思雅连忙打圆场:“费书记,你应该听说了,我们这次其实是给饲料厂买粮食的。如果只是供应清河鸭的压死了,我们饲料厂不缺粮。但最近我们的猪饲料用的人越来越多了,省城第二养猪场都一次性从我们厂子里进了七十多吨猪饲料,未雨绸缪,所以我们才会想从平化县买些粮食。这几年粮食丰收,产量逐渐提高,家家户户的余粮只会越来越多,咱们清河鸭正好能够消化掉,这对两个县来说都是一场共赢的事,费书记,你说是不是?而且我还有个提议,咱们办养殖场嘛,也不一定要办养鸭场,还可以办养猪场,我们的猪饲料对生猪具有极好的促进生长作用,能将生猪的出栏时间缩短到五个月左右!”
费书记脸色稍缓:“我知道,只是,咱们县真的没多少粮食了……”
说到底,他还是不想得罪人。
余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