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11)
升上去,前途一片光明。结果他竟然半途放弃了,这着实令人费解。
犹豫了一下,余思雅问道:“王书记家里知道吗?梅书记,你也不劝劝他。”
梅书记不大在意地说:“年轻人嘛,有想法,有干劲是好事。什么工作都是做,只要好好干,在哪里都能发光发亮。小王同志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这是好事,作为老领导我没拦着的道理。”
顿了一下,他给余思雅透露了一个消息:“小王的外家在宜市,也算半个地头蛇,他去那边比咱们其他人都合适。小余同志,你好好考虑考虑吧。”
朝中有人好办事这是哪个时代都皆准的真理。王书记出身很不错,他外家想必也不是什么普通人家,去了宜市,有他母亲那边的亲戚照应,饲料厂以后的经营会顺利很多。
余思雅只要脑子没坏,都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优势不用:“梅书记,不用考虑了,王书记当初还帮着施立平筹建了饲料厂,对饲料厂的建设和日常经营都非常了解。他确实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他愿意去,我非常欢迎!”
梅书记也很高兴这个事能尽快确立:“行,那对红云公社的新书记,小余同志,你心理有什么想法?”
如今清河鸭已经成为了辰山县最重要的一家企业。梅书记之所以问余思雅的意见,一是给她面子,二来也是希望新的公社书记上任后能够跟清河鸭好好配合,一起干好工作,免得折腾出什么事情来,影响经济的发展。
余思雅没什么意见:“梅书记,我没什么想法,这个事我听县里的安排。”
她相信梅书记不会放一个没眼色的人过去。现在谁都知道,红云公社是块香饽饽,只要不惹事,去那里就是镀金的,很快就能凭借出色的成绩力压其他公社,快速升迁。
梅书记卖她一个好,她自然也还回去,谁做书记,跟余思雅没什么关系,但如果能帮梅书记的得力干将刷刷经验也很不错。
“好,那我给你们安排吧,将财政局税务科的鲁安国同志安排过去,小余同志,你看行吗?”梅书记笑呵呵地问道。
余思雅对鲁安国没任何印象,笑着说:“劳烦梅书记了。”
挂断电话后,想了想,余思雅又给王书记打了个电话过去。
其实自从余思雅到了省城后,两人的工作没太多的交集,余思雅已经很少给王书记打电话了,只是每次回公社,有时间会坐下来聊一会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